岁月的普洱茶绽放美丽风景
发布时间 2013-05-17 浏览 24495 次
作为肥料。对茶农们来说,最担心的是各种虫子和蛾子来啃食茶叶了。在茶园里,四处可见茶农们的聪明智慧:每隔一段距离,在棍子上,挂了一张张方形的粘纸,用来粘飞虫。让我们感到好奇的是,这些粘纸有的是蓝色,有的是黄色,茶农们说,原来那些飞虫,有的也非常“好色”,不同颜色的粘纸,能粘住不同的飞虫。除了这些人工智慧外,每隔一段距离,还装了一只太阳能诱杀灯。每一块太阳板下,底部都装着一个空瓶,上面有一个缺口,经过灯光的引诱,将一些虫子和飞蛾骗到底部的瓶子里。

  这里有悠久历史哈尼歌声飘荡在茶园

  走进茶园里,只见一个个穿着民族服饰的哈尼族女子背着背篓在采茶,她们穿梭在茶树边,两只手不停地跳动,很快,她们手中便多了一把带着叶子的嫩芽。我们了解到,整个巴达基地茶园里种植的都是大叶茶品种,每年从2月到11月均可采摘。一芽一叶初长的青叶,为特级,一芽两叶初长的青叶,为一级,以此类推,尤其以春天和秋天的茶为最好。像这些心灵手巧的哈尼族女子,她们中速度最快的一天能采摘20公斤左右的叶芽。

  在众多采茶的哈尼族茶农中,优宜(音)和几个姐妹在专注地采摘着新芽。她和家人承包了基地的茶园,平时,在茶厂技术人员指导下,对茶树进行管理。到了采茶时节,每天天刚亮,她便背着背篓来到茶园,用手指将一个个新芽采摘下来,到了傍晚,再把采来的青叶卖给基地。一年下来,也能有两三万元的收入。没有茶叶可采摘时,她和姐妹会在自家的寨子里,掰掰玉米,或是做做针线活。

  当这些叶芽被采摘回来后,和其它绿茶的制作工艺几乎一样,首先要进行杀青、揉捏、解块,不过,与碧螺春的炒干或烘干相比,普洱茶的青叶最后一步有所不同,它采取的是用日光晒干。作为普洱茶的原料,晒干后的茶叶俗称“毛茶”。从采摘的青叶到简单的粗加工成毛茶,一般大约需要两天的时间。

  我们了解到,正因为勐海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加上传承千年的普洱茶制作技术,形成了以“勐海味”为特征的普洱茶。目前,全县茶叶种植面积达30多万亩,全县共有茶叶初制所近600个、茶叶精制厂100多家,县内世居的傣族、布朗族、哈尼族等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共同开创了勐海悠久的种茶、制茶、饮茶和贸茶历史。从商周的“濮人种茶”、三国“武侯遗种”,到唐宗“茶出银生”和明清“名遍天下京师尤重”,文明的传承成就了普洱茶岁月的沉香。毋庸置疑,勐海已成为中国普洱茶的最大加工基地和驰名中外的普洱茶发祥地之一。

来源:姑苏晚报

1  2  3  4  5  6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