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茶安全生产标准已达到欧盟标准
发布时间 2013-05-30 浏览 26638 次
量及安全,逐步完善了从基地建设、原料采购、产品研发、生产管理各环节的“食品安全产业链”。

  每年,厦茶均邀请日本茶叶专家、农林大学相关专家,以及进出口商品检验检疫局检验专家对签约茶农进行“茶叶卫生安全工作会议”的培训,覆盖范围至省内武夷山、建瓯、安溪、贵州、云南等地的茶园基地。

  通过六年的培训,2009年后,省内各地茶农也逐渐形成共识,即送到厦茶的茶,一定要符合标准。

  当日本要求10项检测标准,欧盟要求15项检测标准时,厦茶已达到45项。“在国内还未启动"食品安全"机制时,我们已经未雨绸缪了。”王贵卿告诉记者。

  目前,厦茶的每一批茶叶从茶园,再到送茶厂需经过小样、大样检测,甚至于生产完成后,还要再检测一次。“可以说,不符合安全、质量标准茶叶的"漏网率"几乎为零。”王贵卿说道。

  “每个车间配置在线质检,生产过程各项卫生进行监控外,还负责对生产过程的重要参数进行检测,及时发现生产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每一批成品都要经过公司的严格检验,只有检验合格的产品才允许出厂”。王贵卿告诉记者。

  国际标准 塑造民生品牌

  “打造大众都喝得起、放心喝的茶叶”,这是厦茶以及王贵卿长期以来的坚持。不论是几块钱一包的平价茶还是上千元的高档茶,厦茶在质量安全上都一视同仁。

  “品牌的打造是个艰苦细致的系统工程,现在国内茶叶品牌非常多,但统领天下、闻名世界的品牌还未出现。首先,品牌的产品要好喝;其次要安全;第三,要有益无害;第四,要做消费者能喝得起的、长期喝的好茶。茶企要做大做强,就要站在消费者的立场上。”王贵卿深有感悟。

  他认为,品牌打造就像马拉松赛跑,企业最后是否能够领先跑过终点,就要看综合实力的比拼。在王贵卿看来,就是厦茶几十年不变的严格品质流程,才打造出"海堤"这个民生品牌。

  人物名片

  张玉奎院士简介:

  中国科学院院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1965年毕业于南开大学化学系,同年到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从事科研工作至今。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曾在德国吐宾根大学生理研究所和美国国家环保署研究中心访问工作。现为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化学会色谱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常务理事,中国色谱学会理事长,色谱杂志主编,分析化学、J. Chromatography A杂志编委等职。

  多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并承担国家科技攻关、863、973等项目。

1  2  3  4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