鹭岩茗茶相关人士向记者透露,受“三公消费”等因素影响,今年来高端茶叶销量下降明显,但与此同时,因市场刚需强烈,那些价格在数百元的中低端茶叶开始热销,价格也随之上涨,部分品牌的涨幅在10%左右。
厦门某事业单位一位办公室人士告诉记者,当前该单位“三公经费”明显缩水,采购茶业等礼品的单价自然也跟着下降,“很多以前买2000元的送礼的,现在都买500多元的了”。
记者了解到,今年中低端茶叶价格之所以回升,除销量有所增加外,还跟其产量减少及各类成本上涨有关。王贵卿说,今年浙江、福建等茶叶主产区气温比往年低大约1~3摄氏度,平均雨量也比往年同期多。这导致茶叶采摘时间减少,上市量也就缩减。
来自南安的皇旗尖茶园总经理黄宝贵说,今年“五一”的雨水较去年多,这影响了茶叶质量。“只要一下雨,嫩芽上的水分就过于充足,所制成的茶叶卖相也比较差。”黄宝贵表示,因下雨停止采摘,目前茶园的产量有所下降,但仍可满足客户需求。
据悉,当前茶叶的制作、运营成本都在不断高涨。“采茶工的工资最低都在120元/天,制茶工的最低工资也在200元/天。”厦门茶叶协会秘书长陈志雄告诉记者,另外,茶园的管理费用、茶店的租金、销售人员的工资等,总成本加起来,都比往年高15%以上。“在高端茶销量下降的同时,为了维持门店的开支,中低端茶价格也得上涨一些。”
今年中低端茶叶量价齐升,这在不少人眼中也竟成了一种“商机”。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厦门有不少路边茶叶店纷纷打出“批发价”、“直销价”等旗号,在店内销售的产品,价格虽低,但品质不一。业内人士提醒,消费者不要盲目购买低价茶,应注意甄别。
“没有货比三家的时候,消费者买到的批发价产品不一定就实惠,也有可能是商家以次充好。”厦门茶叶协会有关人士告诉记者。鹭岩茗茶相关人士也提醒消费者,要警惕有的茶商将之前的囤货当新茶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