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同质化竞争,安溪茶叶合作社——精耕细作 打起“品质仗”
发布时间 2013-06-07 浏览 23621 次
来的资金重负,又可以剥离茶园种植管理和初制加工环节,可以更专注于品牌营销和市场拓展。

近两年,举源、德峰、庆芸等合作社成了茶商茶企的关注焦点,不少茶农,甚至大型茶企也尝到了“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甜头”,纷纷抱团注册成立合作社。据了解,目前,安溪已有700多家茶叶专业合作社,占据了安溪全县合作社的近90%的比例。

同性质合作社数量庞大,竞争自然也激烈,而如何吸引茶商茶企的目光,成了茶叶专业合作社都在思考探索的问题。

[业内]

回归精耕细作 好茶源自好管理

记者走访了几家大型合作社,得到了几乎一致的答案——只有以“质”取胜,才是最有效的制胜武器和最有效的品牌营销。

“好茶源自好管理。精耕细作远比粗制滥造得到的成效好。”德峰合作社董事长王辉荣告诉记者,德峰“三改、三保、三十年”的老茶园改造计划就是从茶树品种单一化,选用人工除草,到从内蒙古采购羊粪作为农家肥,一系列举措都是为了从源头保证好茶树、土壤,“这样不仅10年换树种没必要,做得好30年都可以不用改造茶园。”

同样坚持从源头开始把控茶叶生产的庆芸合作社也靠“四重体检”把茶叶合作社管理得井井有条,从入社前茶园茶树的体检,到农事投入品、加工环境以及产品终端的体检,一层层严格把关。该合作社负责人陈庆云告诉记者:“建立品牌最关键还是要靠好的运营模式,如我们合作社所采购的肥料及药剂,都必须事先通过检测达到国家绿色安全标准才统一发放给社员,并按科学比例投放,以确保茶叶的健康合格。”

而举源合作社则朝着现代茶业方向发展,多方筹集资金,建设茶叶初制标准厂房7座,实现茶叶无落地加工,还建立了“有身份证茶追溯系统”,确保茶叶质量安全。

[观察]

生态茶园建设逐步推进 合作社也产高端茶

记者发现,其实不少合作社的同名品牌中也销售高端茶,定价还不低,1斤茶两三万的也有。

王辉荣告诉记者,在真正的自然气候里种植出来的天然茶叶,其实就是“天价”的。还有另一方面原因,在收茶的时候别有技巧。像今年春茶采摘时,天气阴晴不定,有些茶农按顺序把所有的茶叶都摘完了,而德峰合作社就采取“有舍有得”的方式,晴天先采摘能制出上等好茶的区域。“这样才不会浪费土地。”王辉荣说。

把最好的时间用来采摘最好的地方,做出最好的茶。随着生态茶园建设逐步推进,茶叶产量还会不断走低,但“精耕细作出好茶,好茶更有好价钱”的真理还是被不少人所接受。安溪铁观音制作工艺大师陈两固也表示,回归传统正味的炒茶方法也让铁观音“升值”不少,把茶做完不如把茶做好。

1  2  3  4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