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的走势诡异中又带着凶险
发布时间 2013-06-14 浏览 24705 次
印级茶,听说还是大树茶,增值的想像空间很大,所以值得压注....天!光是凭一个包装纸上的『印』字就可以形成共识而疯炒,这也算是千古奇闻了。至于茶质如何反而少有人提及,这种着重于消息面且严重背离茶质基本面的金钱游戏,对普洱茶的发展极不健康。另外,只有少数被锁定的茶品涨的凶也显示一个危机,即市场的流动资金并没有办法支撑整个大益茶品全面上涨,所以只能互相取暖式的被迫集中在少数几只明星茶品炒作,从另一个层面看来这也表示大益出厂的茶品总量太多,实际消耗量太少,而且明星茶品货源大多集中在少数高同质性的炒家手上,当他们联合把茶价炒高后,也就更增加茶品实际消耗的困难性了(一片新茶瞬间炒到人民币五六百元,可想而知没有几个茶友愿意买单开汤实际消费的)。

  最后来说说第三个畸形:新茶涨得最凶,中生代茶次之,老茶涨的少。会产生这种现象有几个因素,1.新茶价格比较便宜,有套利空间。2.新茶容易取得大货,方便控制货源。3.新茶容易寻找题材,好说故事。4.新茶辨识度高(有品名有日期有批号有图监),辨识真伪的专业门槛比老茶低。因为以上种种优势,所以新茶容易成为炒家的下手目标,这种模式跟炒家喜欢炒新上市的股票原理是类似的,但是炒家没发现炒股跟炒茶有很大的不同,那就是股票不会变老也不会变少,但茶会变老而且越喝越少。我认为普洱茶界有个帝王法则叫做『越陈越香越喝越少越值钱』,这是普洱茶最吃香也最迷人的地方,没有了越陈越香的支持,普洱茶充其量不过就是紧压绿茶罢了。我理想中的增值理论是什么呢?应该是:新茶放老了→变好喝了→消费市场接受度增高→开始慢慢消耗→喝掉了一半→增值一倍→再喝掉一半→再增值一倍→越喝越少→需求慢慢大于供给→价格越来越高。如果『越陈越香越少越贵』的理论没有被推翻,那么理论上应该是新茶涨最少(还不适饮),随着年份的增加,口感越变越醇而价值递次增加,这样才是健康合理的。然而目前少数大益新茶在炒家资金的挹注下已经违反了越陈越香越喝越少越增值的帝王法则,面对这种畸形涨势我不禁要问:普洱茶开始时兴喝新不喝老了么?

  如果以上所述的三种畸形现象没有获得改善甚至越演越烈的话,我勾勒出来的总结论是:下次的普洱大地震,只可能从大益开始,被大益结束。

  后记:此文写于2013年3月份,直到5月份交稿时大益茶市场的交易情况又有变化,原本冷门的编号茶和低档茶在热钱游资的托拱下,短短两个月之内以倍数的力道集体喷出,漂亮的成绩让众多大益投机人频频摩拳擦掌乐不思蜀,接下来的剧情将会如何发展?好看呀!

来源:第45期文章---一條詭異又凶險的普洱之路

作者:先生烏魯木齊的BLOG

1  2  3  4  5  6  7  8  9  10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