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中国茶所承载和标记的文化符号
发布时间 2013-07-16 浏览 22934 次
m/culture/Image/20100121152601623.jpg">

人生智慧的开悟启示。赵州从谂禅师“吃茶去”这千古禅林法语,自唐以来便以“公案”形式大行天下。宋代临济宗大师园悟克勤提出“茶禅一味”,使茶与禅在文化精神上的关联,更加相契相符。禅宗常讲的 “遇茶吃茶,遇饭吃饭”,这“平常心”即是茶道与禅修的相同处,亦即人生的大智慧。宋仁宗时累官至工部尚书的余靖《和伯恭自造新茶》诗有句;“郡庭无事即仙家,野圃栽成紫笋茶”。儒家追求的这种摒除公务俗虑,以栽茶求得心平气和的悠闲心境,亦是“禅境”,又似“仙境”。当今知识爆炸,信息膨胀,竞争激烈,节奏加快,拜金主义横行,茶所标记的“闲定”与“平常心”,此人生智慧更有特殊的意义与价值。 走向大众的平民文体。那些报章书刊开设的“茶座”、“茶亭”以及“茶话”等,用《经济学家茶座》编者的话来说,就是“解下领带,脱去洋装,打赤脚,穿拖鞋,用老百姓喜欢、听得懂的语言说话,”是贴近和关注百姓生活的家长里短。有人称其为“茶座”式文体。这些文字,少了一些深奥、严肃,多了几分轻松休闲。此类并没有茶的 “早茶”、“晚茶”、“下午茶”,之所以冠上“茶”,即告示大众:这是一个“平民化的”平台。茶是一种生活状态,茶是一份真挚情感,茶是游子的乡愁,茶是智慧的开悟,茶是大众的平台。这就是中国茶所承载和标记的文化符号。

1  2  3  4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