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茶待客莆仙民俗趣谈
发布时间 2013-07-22 浏览 23402 次
将茶烹。竹炉汤沸蟹眼活,瓶笙吹作水龙吟。龙团雀舌试奇品,种种为我开金罂。瓷瓯浅小名若深,涓涓滴滴润枯肠。兴奋养神喜不胜,覆鼻余沥闻芬音。贱予正渴思吞海,饮酒口去嗡如长鲸。千杯万杯不辞醉,一斗一石还自倾。似此咀嚼耐寻味,何以能解我醉醒。安得庐同六七碗,顿使两腋清风生。”上千年的饮茶史熏陶了莆仙以茶待客的礼俗,有朋自远方来,不能让朋友干坐着。一个精致小巧的茶壶,配几个玲珑别致的茶杯,打开壶盖,轻轻地撮一把茶叶,小心地放进去,冲上开水细细地盖好,放在桌上或茶几上闷一会儿,于平静中透露出闲适,一种难得的平心静气。而后再缓缓地斟出来,也颇有“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之妙音。慢慢地细细地品尝,边聊边饮,客人杯里茶喝完了,要由主人来斟茶。主人添茶时,客人无须站立,也无须双手托茶杯,只须手指轻轻敲打桌面即表示谢意了。若与人谈话,不必停下,只要转眼望着斟茶人就算行了注目礼。若是处于站立中且拿着杯,可用手指轻轻敲打茶杯,这也是表达谢意的一种方式。俗话说“茶七饭八酒满杯”。即为客人倒茶,水量宜控制在七成,以示尊敬。若是茶斟得太满是对客人的不敬,甚至是骂人之意。民谚云:“酒要满,茶要浅”。因此,茶水适量是衡量主人敬意的一个重要方面。仙公茶的泡饮方法别具一格:首先是烫热茶具,称“白鹤沐浴”;其次是“落泡”,称“乌龙入宫”;其三是冲水,称“悬壶高冲”;其四是落盖,称“春风拂面”;其五是品味,称“梦里寻芳”;其六是出茶称“关公巡城”、“韩信点兵”;其七是饮尝,称“咀文嚼字”。唐代前,为制茶起源时期,饮茶方法变化不大,各地所用茶具相差无几,包括贮茶、碎茶、煮茶和饮四个方面的茶具。唐代,茶具开始受到重视。唐初,茶具较为杂乱。中唐时,有二十多种茶具。宋代,茶具逐渐简化。如今,茶具通常为茶杯、茶盏、茶壶、茶盘等,尤其是瓷器茶具,胎质细腻坚致,色调各异,色彩缤纷,绚丽多姿,往往诗词、书法、绘画浑然一体,用来泡茶,妙趣横生。搪瓷茶具,经久耐用,玻璃制品,美观大方。塑料茶具,不易破损,便于携带,深受人们的欢迎。一般说来,敬茶以玻璃杯为器皿,这样可以让客人观尝到茶叶形态的美妙。有如:“生盛盏里水丹青,巧合天工学不成。却笑当时胡仙公,煎茶赢得好名声。”

1  2  3  4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