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绿色发展路子,严把茶叶品质关 今年,安溪再添1.3万亩生态茶园
发布时间 2013-08-30 浏览 24470 次
分重视这方面的建设工作。2005~2009安溪年共建设生态茶园20万亩,2008~2010年建设12万亩,其中示范片6万亩,试点村6万亩。此后,每年都会新建设1至2万亩的生态茶园,这两年更把生态茶园建设与茶叶质量安全监管、茶园土壤改良、合作社规范化建设、茶业万人培训等项目一起纳入茶叶基础管理重点工作。

在各种鼓励措施、扶持办法的激励引导下,目前安溪县已形成一批独具特色又有效益的示范生态茶园基地,如龙涓乡的华祥苑、中闽魏氏茶叶基地,芦田镇的三和基地、山国饮艺茶场,蓬莱镇的鹤前茶叶合作社基地,西坪的三和基地、魏荫茶业基地等,加上在建的近16个生态茶园示范片,这些都是生态茶园的典型代表。

县域大生态,茶园小生态

好山好水出好茶

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会长张家坤此前到安溪县进行专项考察调研时,县域的大生态及茶园的小生态建设给他留下深刻印象。他盛赞安溪在生态茶园建设方面的用心。

安溪最早总结提出“树、草、肥、水、路,无公害管理”的生态茶园建设“5+1”管理模式,得到了省内外专家的充分肯定,并在全省实施中央财政支持的现代茶业发展项目中得以全面推广,取得很好的成效。在安溪,茶树都生长在天然的“氧吧”里,近70%的森林覆盖率,使得茶山的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一级标准,每立方厘米所富含的负氧离子6000多个,比城市多好几倍。此外,生态茶园还按照“茶园周边有林,路边沟边有树,梯岸梯壁有草”要求建设,增加生物多样性,改善茶园小气候。

安溪县农茶局局长蔡建明介绍,生态茶园里建有喷灌设施,今年,还将建设两万亩茶园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施用的是大豆、羊粪、牛粪等有机肥,在全国率先实行农资归口专营管理,建立全国首个农资监管与物流追踪平台,推广“有身份证的茶”;还用利用杀虫灯、粘虫板、赤眼蜂、捕食螨等近天然的方式治虫杀虫做到绿色防控病虫害;并继续实施“茶园沃土工程”,全年新建茶园土壤改良示范片2000亩以上,辐射带动全县实施茶园土壤改良1万亩以上……

安溪县副县长王金章表示,安溪付出这么多的努力,就是因为生态茶园的建设,有益于确保茶叶原料和产品的卫生质量安全,树立“绿色发展+精耕细作+高端品牌”的理念,实行全产业链管控,只为了让消费者喝上绿色、健康、品位的茶品。

1  2  3  4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