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茶市十年变迁启示录
发布时间 2013-08-30 浏览 23695 次
9年后福建各地茶叶就纷纷进城开店了,武夷岩茶、坦洋工夫、政和工夫、福鼎白茶等都成为消费者争相品尝的新货色。这个时候开始外省不少茶叶被福建茶企作为替身茶引进,茶叶市场消费多元化局面开始形成,如今福建茶叶市场的几大主角分别是铁观音、武夷山岩茶、工夫红茶、福建白茶普洱茶、台湾乌龙茶,在没有确切的统计数据面前,我们很难说这些茶叶中谁是市场的主角。

从早期的铁观音一家独大,到如今省内外多种茶叶共同分享市场,我们看到了供需关系的微妙之处,既消费者对茶叶的喜好是可以改变的,或者说消费者的需求绝不局限于某一种茶叶。这十年来的福建茶叶市场变迁,从表面上看似乎各茶类的茶叶店都已经在创造消费需求了,各种茶叶不断从铁观音普洱茶中分得市场份额,就是在新茶类的茶叶店出现后造就了市场格局的不断演变。但从此番”关店潮”对茶叶店的考验来看,茶叶店这种业态目前还处于传统模式之中,茶企还几乎做不到真正意义上的创造消费市场的需求。

福建各个茶叶产区的茶农和茶企都相继进城开店,在接受市场的考验中不断快速更迭这茶叶店的主人,从这点上看我们不难发现如今茶叶店的被动局面,茶叶店只有满足消费需求的功能,一旦茶叶店多了,市场就出现供过于求,茶叶店就再也等不到下锅的大米。

茶叶作为传统产品,企业用传统的营销手段去推销茶叶茶叶就变得只能满足消费需求,市场有多大的容量就交给消费者来决定。近年来,我们也看到茶叶行业的技术创新,如茶饮料、功能茶的出现,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创造了新的消费需求。传统形态的茶叶产品在这个问题上几乎没有长进,在市场上处于绝对被动状态,以礼品茶为例,中国的传统茶企都把茶叶想当然地做成礼品,而这些充斥在所有茶叶店里的礼品茶,都是典型的“满足消费型”产品,既满足中国几千年的人情世故消费所需,茶叶店也就落入关系卖茶的俗套,最终把买卖的主动权交给了消费者,茶叶店就听天由命般地折腾着。

中国茶礼品难道只能像现在市场上千遍一律的茶叶形态一样吗?笔者觉得这完全是我们的茶企缺乏对市场需求的研究,没能去开发潜在而更为庞大的礼品茶市场,在这方面笔者也期待将与一些有实力的茶企合作,开辟出全新的消费需求市场。福建十年茶市变迁告诉了我们市场需求可以创造,中国市场的其他行业许多产品的成功也给我们很大的启发,只有去创造茶叶消费市场的新需求,才是解决中国茶叶供过于求问题的关键,也是中国茶企走向蓝海的成功大道。

1  2  3  4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