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几年来,茶业界已被“茶艺”一词炒得沸沸扬扬,各种书刊层出不穷,各类“茶艺大师”横空出世。什么“茶艺”一词是台湾人发明的,广义茶艺论广为传播,象我辈这类茶盲倍受误导。稍看一点中国传统著作或多动一下脑筋就明白了“茶艺”的起源和“茶艺”的定义了。(但将“茶艺”用于商业经营,并开设“场馆”即“茶艺馆”,近二十年来应该是从台湾开始)。
理顺“茶艺”之源,就回到了现实时代,中国的煎茶艺、点茶艺早已失传,明代的泡茶艺也继承得不完整,随着时代的变迁,人类社会的文明与科技也得到空前的发展。如何将中国传统的博大精深的“茶艺”用于当今的时代,是历史茶人与当今爱茶人交给我辈茶人一个艰巨的任务,作为二十一世纪有热血的茶人应该义无反顾地挑起这副重担,将伟大的中国茶德借“茶艺”为载体,润泽世界,让世界朝着富裕、健康、和平、发展的轨道上前进。故此,我在此提起大嗓门并用足中气奋勇疾呼,建立与时代接轨,与时俱进的代表最先进文化的“中国现代茶艺学”势在必行了,恳望一切有志于献生于“中国现代茶艺学’’的志士仁人们,打开心扉,以博大的心胸以求实、求真、求美、求善的心态,点起“中国现代茶艺学”的圣火,让她根在中国,燃遍世界的每个角落,让 “真善美”的平和之光充满整个世界。
所谓现代茶艺,是根据现代人的需求,按照现代人的审美观,在挖掘中国传统茶艺精华的基础上,不违反中国的茶理,不违背“茶艺”的流程,在符合“茶艺”定义的前提下进行创新的“茶艺”。
现代茶艺的定义仍然是:泡好一杯(壶)茶及品好一杯(盏)的艺术。泡好一杯(壶)茶的艺术,着重点在于泡茶人(茶艺师)的技艺,看泡茶人整个流程是否达到了“艺’’的境界,且能否将品茶人带到“艺”的境界。如若达不到“艺”的境界就不能叫“茶艺”,充其量只能叫“茶技”了。
“艺”即艺术,艺术是某种技能熟悉到一种程度与天地共鸣所留下来的轨迹符号,引导人进入美的境界。茶艺即通过茶艺师的表演,让品茗者(或观众)通过茶艺师的肢体语言的流畅与和谐进入美的境界,达到心灵与自然的沟通,忘记一切烦恼,并在茶艺师的语言和情感诱导下品到好茶的真味,体悟茶的艺境。
现代茶艺所达到的境界对于茶艺的流程是苛刻的,故构成现代茶艺整个要素应是精益求精的。
现代茶艺的要素可暂定为八大要素:即环境、精茶、洁具、好水、好火、定汤、茶艺师、品茶人。前六大要素称为硬件要素,后二大要素称为软件要素。
环境:首先要确定场所,然后是布景,灯光、音乐等。整体要和谐,一般应崇尚自然,但根据现代商务需求也可豪华。
精茶:应选好茶,一般指中国十大名茶中的上品,或地方名茶的上品,没有灵性的普通茶类不宜选用。
洁具:指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器具,在符合卫生标准的情况,应该求美、求精。求与茶性的谐调。
好水:指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饮用水,一般用市面上的矿泉水或山泉水即可,也可以用自来水自行养水(注:养水即将自来水倒入小瓦缸并用木棒沿顺时针方向搅动,放入阳光下晒三小时以上,待水沉淀,上面2/3的水可用泡茶)。当然,有条件最好用山泉水。
好火:又称活火,精炭尤佳,为了安全,随手泡使用相对广泛些,主要是掌握好温度。
定汤:本属于好水范围,但因不同的茶,水温不一样,故定汤显得重要,首先不管泡什么茶,水一定要烧熟(100度),然后,根据不同的茶确定温度,确定适合泡各种茶的水温称定汤。主要靠主泡师用方法掌握。
茶艺师:茶艺师是整个茶艺活动中的灵魂,茶艺师要具备选茶识茶并了解茶性的能力,了解针对不同茶配不同器具的能力。有品水,定汤的技术,在此基础应具有平稳的心态,谦和微笑的面孔。亲和熟练的讲解能力,用流畅的线条和优美旋律沏出一杯(壶)真茗并将品茗人带入艺境。
茶艺师除具备渊博的知识和泡茶技艺,最需要的是注重人格的修炼和道德的修养,应符合茶的精神。
品茶人:首先,应该是个爱茶人,或准备爱茶的人。如果对茶毫无兴趣,被别人强迫而来,心静不下来,会干扰他人,破坏整个茶艺场能。故此品茶人应出于“自愿来品茶”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