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需求不振之外,原料整体走向偏低,也导致草甘膦价格失去支撑力,不断下行。主要原料甘氨酸行情持续走低,均价维持在12000元左右,较9月末12128元下滑1.07%;其余原料黄磷、多聚甲醛等价格持稳。
环保核查压缩市场供应
当前,采购商采购进度明显放缓,草甘膦厂家销售热情不高,部分贸易商低价位抛售,市场报价差距较大。
今年5月,环保部下发通知,决定对草甘膦生产企业开展为期3年的环保核查。政策的出台,对提高我国草甘膦行业竞争水平及企业环保水平,抑制行业无序新增产能具有一定作用。目前,环保核查正处于各地上报环保部、专家评审阶段。值得注意的是,环保核查以来,草甘膦企业的开工率虽然有所下降,但降幅并不明显。近两月草甘膦企业开工数量增加至约25家(小产能不计),中小企业产量增速明显:2012年主流企业产量比重占总产量的84%;2013年至今,主流企业产量比重减少至70%,产量同比减少16.67%。
在环保压力下,市场供应量有减少的预期。但不少生产企业表示,在草甘膦消费步入淡季的情况下,具体的产销状况还要看环保核查力度和企业开工率的变化。
市场有望淡季不淡
从相关上市公司的三季报看到,新安股份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3.62亿元,同比增4591.65%;江山股份前三季的净利润同比涨幅也达到1927.34%。一些农药企业反映,在目前的价位上,虽然厂家利润受到挤压,但尚存在一定盈利空间,他们还是看好草甘膦后市。
国内企业的扩能举动也体现了对草甘膦后市的期待。我国最大的草甘膦生产企业四川乐山福华农科投资集团近期表示,由于看好草甘膦长期市场,今后公司还会再投12万吨/年草甘膦产能。和邦股份于9月11日宣布进军草甘膦市场,预期产能达5万吨/年。
部分厂家表示,现在,环保核查依旧是牵系草甘膦未来走势的关键。草甘膦环保核查原本计划年底前要完成审核,但现在或将延迟到明年。环保核查复审是由环保部门和协会派出专家实地检查,应该会比初审严格,中小企业的复工将面临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