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目前烟台各县市中只有海阳对茶叶种植进行了政策扶持,给相关部门安排了相应的扩大茶树种植面积的任务指标,并且给予种茶百姓资金补贴。“即使政府给予农户补贴,如果茶叶卖不出去,在年底补贴兑现之后,农户还是会将茶树刨掉,市场的晴雨表左右着农户种茶的积极性。”张兴泽说。
“与其给予种植户补贴,不如将资金和精力集中在大户和农场的加工技术升级上,从而生产出高品质产品。”张兴泽认为,在加工技术升级的同时还应加大烟台茶叶的宣传力度,不断对外拓宽市场。“开拓了市场,百姓的茶叶不愁卖,自然会有更多的人种茶。”
品牌建设任重道远
市场的开拓需要搭乘品牌建设的快车。据了解,“烟台绿茶”已于2013年注册了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但是该品牌在推广使用过程中却困难重重。一方面,一些外地客商早就将烟台地区的一些绿茶商标注册了,2009年,一位广东客商率先在工商部门将“海阳绿茶”注册,直到商标进入公示期才被发现。另一方面,据知情人透露,“烟台绿茶”是被烟台茶叶协会注册的,但是茶业企业在使用该商标时需要交费,而大多数企业并不买账。
一些比较正规的茶厂和有品牌意识的茶业企业都趁早进行了自己的商标注册,如海阳丹露春茶厂与2012年注册了“碧雪香”商标,并进行了有机茶认证,成为集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正规茶叶企业,但是并没有用“烟台绿茶”的品牌。
烟台市茶文化协会会长宋婉宁认为,烟台茶业从种植、营销到消费各个环节,都应该用烟台特色茶文化有机串联起来。“茶文化是茶叶产业的精神内核,茶叶产业繁荣了,茶文化才能得到提升;茶文化叫响了,烟台茶叶才能做出特色,做大品牌。”宋婉宁说,“我们协会接下来将会开展茶文化艺术节、博览会等一系列活动,扩大烟台茶叶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而打造烟台本土茶文化、提升烟台绿茶品牌,需要的是各茶叶企业的共同努力。”来源:大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