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从茶炉到茶楼
发布时间 2014-05-16 浏览 24083 次
人也讲究喝茶,就所谓:“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皮包水”就是喝茶,而“水包皮”就是泡澡堂子,晚上泡澡堂子时有人也愿意喝茶,但我岳父之辈是绝对不喝,顶多喝点白开水,他的理念是夜茶有害无益。关于喝茶的学问,我的岳父对我的影响太大了。徐州百姓喜欢花茶,特别是茉莉花茶。而我对绿茶情有独钟,特别是龙井、旗枪,其次是黄山的毛峰。对于碧螺春,也是很有兴趣,市面上的碧螺春真假难辨,只好敬而远之。由此可见,“上班一杯茶,一支烟,一张报纸混半天”也和“早上皮包水”的说法有相当大的关系,也就是说早上喝茶的好处多多。不过随着时代的变化,茶还是要喝的,要混半天是混不下去了。

这几年徐州变了,穷山恶水没有了,茶炉也没有了,成为一个现代化的都市,各处也建了不少茶楼,这些茶楼的装修豪华,有大厅,也有包间,还有卡拉OK,就连四川的茶博士也走进了这些茶楼。茶楼的风格说不清楚,南北相杂,古今交汇。所用的茶叶绝大多数都是上乘,有的也都是精品。所以这些茶楼的消费很高,但生意也很不错。来这里的什么人都有,生意人在这里谈生意;情人在这里幽会;朋友在这里消遣,打打牌,侃侃大山;就连同学、战友聚会也在这里举行,这里往往是有茶有饭,到了饭时,也能点菜小酌,岂不乐哉?有一次我和老同学,借喝喜酒的机会聚在一起,酒也喝完了,席也散了,但兴致未尽,最后又三三两两进了茶楼,谈天说地,回首往事,直到天黑才散去。最有意思的是我在茶楼见过一位做学问的人,他嫌家里太吵,这里环境安静,竟然在一个公园的茶社,读书做学问,因为平时公园里的茶社特别宁静。

尽管如此,直到今日徐州居民还是没有泡茶馆的习俗,这和四川以及江南水乡很不相同,人们不是不喝茶,而是更愿意在家中品茶。现在喝茶的人越来越多,品味要求也越来越高,绿茶也逐渐被大家接受。而今茶楼是一个高档次的消费需求,也如同下酒店吃饭一样,虽然已经被老百姓接受,但并不普遍。

世界杯的时候,酒吧火了,球迷到酒吧喝啤酒看世界杯。我以为茶楼更火,我的女婿硬是不愿意在家里看球,非要上茶楼,和他的那一帮子哥们一起喝茶看足球。小两口为了这件事还闹了一场,女儿说老爷子是球迷,偏向女婿,不向女儿,还和我生气。我想究竟是世界杯的魅力,还是茶楼的魅力?其实两者的结合是更有魅力的。

过去,徐州没有茶楼,只有茶炉,买的是开水,分不清白开水和茶,成了“炼渣”文化,今天也和各地一样有了茶楼,也有了自己的茶文化,大概也就不再那么“炼渣”了。

1  2  3  4  5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