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从茶炉到茶楼
发布时间 2014-05-16 浏览 24076 次

徐州有句老话:“南蛮,北侉;徐州炼渣。” “炼渣”是什么意思?没有很明确的解释,从茶的文化比较和变迁也许到能体会一二。徐州虽是江苏省的城市,在江苏的最北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所以康熙皇帝南巡说了徐州是“穷山恶水,泼妇刁民”。这也就是所谓“炼渣”社会的一个侧面。由于这种差异,所以这里在解放前没有江南水乡的茶馆,也没有北京的老茶馆,有的就是茶炉。徐州茶炉不同于江南的“老虎灶”,茶炉就是一个大煤炉,上面有三个炉眼,放上三个水炊。名曰:“茶炉”,实际就是卖开水的,也兼卖大碗茶,这种大碗茶其实是用大茶壶泡出来的,里面有点茶叶末,这种茶壶都是土制大茶壶。解放后这种茶炉被汽油桶做的茶炉所代替,上面有一个哨子,水开了就叫起来,于是各家都来买开水,这也是徐州文革前的一大特色。原因是那时候大多数人家烧烟煤,拉风箱锅,不烧开水,许多人家都是买开水。这种格局一直维持到上个世纪的80年代,街上一直有大碗茶水卖。车站也有人提着这种土制大茶

1  2  3  4  5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