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儿离不开水,藏人离不开茶
发布时间 2014-05-19 浏览 24558 次
是茶的变音。据说从赤都松开始,吐蕃就有了茶。不过当时茶叶并不是作为饮料,而是作为药材引进吐蕃的。

传说赤都松服用了茶,病也好多了。有一天,他对大臣说:“听说汉地不但有茶叶,还有装茶叶的瓷碗,我们也应该有这种瓷碗。”于是他又派大臣到中原朝拜唐皇天子,请求赐给一些瓷碗。唐皇不但满足了他的愿望,还派了几个最好的工匠,建立了第一个瓷窑。他们在扎朗建立了第一个瓷窑,烧制出第一批瓷碗。这些瓷碗有三种图案,其中一种图案是鸟衔茶叶,表示不忘茶叶树第一次是鸟衔来的意思。

如果说赤都松作为药物引进茶叶,但是茶叶什么时候在西藏成为人人喜爱的饮料的呢?唐朝《国史补》中,有这么一段有趣的记载。说唐德宗时,大臣常鲁公出使吐蕃,在帐篷外煮茶。恰好藏王赤松德赞路过,便问:“这煮的是什么东西?”常鲁公说:“这是消烦解渴的好东西,叫做茶。”赤松德赞说:“这些东西我也有不少。”接着叫侍从从仓库里摆出来摆在常鲁公面前。常鲁公一看,吃惊不小。这里边有寿州茶,有舒州茶,有顾渚茶。一句话,当时各种名茶,吐蕃王宫里差不多都有了。查了查历史,常鲁公出使吐蕃是公元781年,赤都松去世是公元704年,中间相隔不到80年。80年间,吐蕃王宫就有了这么多茶,真是难以想象。

接下来,吐蕃喝茶的人慢慢多起来了。从宫廷到民间,从王公大臣到普通百姓,都喜欢用茶作饮料。到了唐末宋初,汉藏边界到处都有茶叶贸易。特别是大宋王朝和北方的辽、金、西夏争战不断,积蓄大批的战马,而西藏地区对于茶叶的需求也是越来越多,越来越迫切。朝廷便把这种民间贸易的形式提高到了官府统一管理的层次。先后在兰州、成都、雅安、汉源设立了茶马交换中心,一般一年一次,有时一年两三次、三四次,汉藏两族人民在这里进行茶马互市。茶马互市的日子,又是两族人民欢聚一堂,互相交好的盛大节日。据说,宋廷每年要用百万余斤茶叶,交换两三万匹战马,不但促进了汉藏地区的经济发展,满足了两族人民的实际需要,而且巩固和发展了汉藏两族的深情厚谊。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茶马互市佳话。从这里可以看出,至少在宋朝初年的公元10世纪,藏族人喝茶的习惯已经普遍形成了。

1  2  3  4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