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茶业开打野生茶概念
发布时间 2014-05-30 浏览 25390 次
足2000亩,森林植被覆盖面积成倍于茶树覆盖面积。”八马茶业副总经理林荣溪说,八马已经计划在晋江源头——桃舟乡连山村打造万亩天然有机铁观音庄园。具体做法是:保留植被、人工挖穴、顺坡种植、天然生长,达到茶与林、茶与草、茶与花、茶与其他植物和谐共处,动物与微生物平衡共存,最大限度保护好原始生态。营造森林中的茶园,植物园里的铁观音,茶树与林木的比例为1:5左右。茶树不施用任何的化肥和农药,主要靠生态营养,有机栽培,从而生产出高质量的有机铁观音。“晋江源头的森林覆盖率接近90%,这么好的生态环境非常适合有机茶园建设。”八马茶业董事长王文礼说,虽然前期投入较高,但作为行业的领军品牌,当然要对茶产业的生态种植有份责任心,况且八马赛珍珠的品质也需要有好生态的保证。

生态茶业 推动转型升级

无论是有机茶场还是其他形态的生态茶园,经营者都强调了“科技”二字。日前在桃源有机茶场里记者发现茶园里到处都有摄影头。“有机茶场的管理需要很强的科技支持。”汪健仁说,为了让客户直观地了解茶园的运作,他在茶园里安装了几十个摄影头,下载软件到手机上后,无论身在何地随时都可以看到茶园的“现场播报”。

日前在桃源茶场里,记者认识了一位年轻人。黄金土,福建农林大学的毕业生,2005年毕业之后他便坚守在晋江源头有机茶场里,一待就是近十年,守着两千亩有机茶园,还有羊与鸡鸭,他笑称自己已经是山里人。“有机茶场可谓是生态茶业的最权威代言人,经营中少不了高科技也少不了科技型人才。”汪健仁说,在他的茶园里就有好几位国内权威专家划出地块建试验茶园。

科技助力,共造生态茶园已经成为晋江源头茶乡的共识。桃舟乡通过与各大高校、涉茶科研机构深度对接,实现最具生态茶园与最顶尖科技的互动发展。桃舟乡方面和安溪茶学院签订“校地牵手”共建协议。为实现产业科技对接愿景,协议规定,双方在涉茶人才培养、涉茶旅游规划、涉茶产品宣传等八个方面进行全面互动。科技助推产业发展,在此之前,当地茶企、合作社,已经与各大涉茶院校,涉茶科研机构达成广泛合作。桃源有机茶场通过与中茶所、厦门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等各大高校及科研机构开展战略合作,对当地有机茶园的土壤、病虫害预防、生态环境进行维护研究,同时,开展有机铁观音超微粉碎深加工技术开发,建设以中国工程院院士茶界泰斗陈宗懋院士为主的国际专家实验园区等。吾之茗茶叶专业合作社与茶学院陈志丹茶博士签订建立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吾之茗博士工作室,并建立科教实践基地。桃香茶叶专业合作社则与中国科学院合作,采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ETS环境农业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生态种植技术,有效地恢复茶叶生长环境中的微生物系统。

头戴帽、腰围裙、脚穿鞋,生态茶园可防止水土流失,产出的茶叶品质更好,价格更高。保护生态、茶业升级、茶农增收的“三赢”效应正在安溪全县传递开来。桃舟只是一个缩影,感德、龙涓、西坪、祥华等产茶名镇里的生态茶园建设亦成燎原之势。

善待大自然的回报

柴米油盐酱醋茶,焚香品茗闲对诗,无论雅俗,由古至今,茶早已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从神农以茶解毒的传说到如今长饮益寿的功效,茶可谓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慷慨馈赠。不同于普通的农作物或经济作物,茶树的生长对水源对海拔都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好茶往往要向高山寻。早些年为了满足扩张需要,大片的茂密森林被“剃”成了簇簇茶林,茶园的过度开垦给山体造成了伤害,对生态对土壤带来了不良影响,过分的索取导致了近年茶行业产能过剩的困局。

中国人常说“过犹不及”,同样茶园的生长也是有度的,如同海洋需要有休渔时间一般,山体需要休息与照顾,才能让生长于斯的茶树更好地散发茶香。善待每株茶树,善待每片山林,同呼吸共生长,铁观音才有品质的保证,这需要所有茶人的共同爱护。把生态保护前置,才能奠定万年基业。杯中茶汤,天地馈赠,善待大自然,回报天长地久。(王宇静)来源:东南早报

1  2  3  4  5  6  7  8  9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