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北方大棚茶加工技术
下一主题:花砖茶的制造工艺
炒制工艺 云峰螺毫制工精细,鲜叶先经轻度摊放后,可用手工制法或半机械制法。
手工制法:杀青→揉捻→初烘→整形→复烘→定形提毫→足干。
半机械制法:杀青(滚筒杀青机杀青)→揉捻→解块筛分→初烘→手工整形、提毫(电炒锅手工提毫)。现生产中多用半机械制法。
轻度摊放 鲜叶进厂后,薄摊于凉席上轻度失水,控制含水率72%~74%以保持鲜爽度。
高温杀青 摊放适度叶以高温杀青,至叶片柔软,叶色翠绿,清香,完整无损,含水率58%~60%为适度。
清风散热 通过清风散热,以达保鲜保绿。继簸片去杂,令无老叶,单片及杂物。
轻揉 去杂以小型揉捻机短时轻揉,约7~10分钟,待揉叶初步成条,迅速下机解块,即进入初烘。揉叶要求芽叶完整,芽毫显露,茸毛不脱不贴。
机械初烘 初烘高温快速。进风温度110~120度,初烘叶色泽转暗,白毫略显,柔软可塑,含水率38%~42%,便可进入整形。
整形 整形用电炒锅。锅温75度左右,投初烘叶300克,轻轻翻炒,待茶条回软后进搓团整形。整形时,每锅6~8团,按搓团先后顺序排定,置于锅中。搓完一轮后,按成团顺序依次解团,翻形基本紧结,卷曲,色泽绿润,水分从14%降至9%时转入提毫。
提毫 手握茶团,稍用力搓擦,以破坏茶条表面胶膜,促进茸毛显露,毫色银白或洁白,香气转清锐即可。在整形和提毫时,谨防因锅温过高而使毫色变黄,茸毛脱落或披被不显,香味高火,碎末增加。经提毫后茶叶可达足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