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悦世界:珠三角(广州、深圳、东莞)的普洱茶消费情况呢?
陈巨:广州是普洱茶的集散地,广州人很有经商头脑,可以没喝过普洱茶,但是不妨碍家里藏着几百斤的普洱茶。普洱投资收藏基本都围着广州芳村这个市场转,芳村市场上推什么,藏家就收藏什么。
深圳是开放改革的第一个窗口,好的茶品先发到深圳,再运往其他地方。深圳是非常早接触高端普洱茶的一个地方,深圳不像广州,广州收藏普洱茶像炒股一样,追求短期经济效益,而深圳收藏主要以品鉴为主,消费比较理性。
东莞是普洱藏茶量最大的地方,藏的茶茶品不高,藏的主要是一些商业茶。
茶悦世界:除了云南、珠三角外,国内其他地方的普洱茶消费情况又是怎么样的呢?
陈巨:国内北京、天津、江浙消费普洱茶能力也比较强,和这些地方的经济水平有关。
茶悦世界:从大的视角来看,能不能介绍一下整个中国普洱茶的消费市场情况?
陈巨:现在中国普洱茶消费市场是从珠三角地区往内辐射,珠三角是一个核心地区。内地的普洱茶市场发展很快,对普洱茶的消费越来越大。之前普洱茶消费是局部的,现在已经发展为全面覆盖。
茶悦世界:目前市场上,普洱茶是收藏投资占多,还是消费占多?
陈巨:其实普洱茶收藏和消费的量都很大。普洱茶最大的特点是可以增值,从国内来讲,除去边疆地区消费占多,其他地区基本是收藏占多。
茶悦世界:台地茶收藏价值高么?
陈巨:现在人嘴越来越刁,喝多了就会挑,由粗喝到细品,对茶的要求越来越高。台地茶,量大,茶品一般,目前其市场基本上已经饱和。不少人认为几十买的台地茶,几年后卖个几百应该没问题,但是一般来说,低端茶价格越便宜越好,价格一高,就很难推销出去。
三、港台、东南亚等地区的普洱茶市场情况介绍
茶悦世界:香港是不是一个很大的普洱茶消费地?
陈巨:香港不是很大的普洱茶消费地,香港只是一个中转站,普洱茶到香港后慢慢往外卖,通过它销往全世界各地。
茶悦世界:台湾的普洱茶消费市场怎么样?
陈巨:台湾人消费普洱茶也不是很多,他们主要消费乌龙茶和高山茶。虽然普洱茶消费很少,但是台湾人看到了大陆普洱茶市场的商机,很早就开始从香港收购普洱老茶,收完之后又倒回大陆。台湾人善于在产品上加上文化元素,它将中国的传统文化融入到普洱茶的包装与宣传中,大大增加了产品的附加价值。
茶悦世界:东南亚地区的普洱茶消费情况又是怎么样的呢?
陈巨:东南亚的普洱茶消费群体主要是华人。东南亚本地人主要喝六堡、六安等黑茶,普洱茶消费量并不大。
茶悦世界:能不能介绍一下普洱茶在全球的消费情况?
陈巨:除了中国大陆、香港、台湾等地,东南亚,欧洲、美洲等都有消费普洱,但都不是主打。普洱茶品饮习惯主要是通过全世界的华人传播开来的。
茶悦世界:普洱茶的消费主市场在哪儿?普洱茶自销与外销的比例又是怎么样的?
陈巨:现在普洱茶的最大消费市场就在中国。全球来讲,海外经济一直处于疲弱状态,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消费能力较强。目前普洱茶自销占百分之八十以上,外销只占百分之十几。还有很多以前出口的普洱茶,现在大多都返销回国内。
茶悦世界:香港普洱茶仓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陈巨:香港由于地方比较小,房屋租金太贵,因此很多普洱茶仓库都建在地库等租金较低的地方,放在这些地方的茶,由于湿度较高,就成为湿仓茶。
茶悦世界:马来西亚的普洱茶仓又有什么独特之处?
陈巨:马来仓比较适合收藏普洱,它的干湿转换较快,湿度不会长期偏高或偏低,因此也促使茶转化较快,而且不容易受潮发霉。马来仓的茶具有特殊的香气,比较受到推崇。
茶悦世界:普洱茶仓分干仓和湿仓,那么干仓与湿仓有什么区别呢?
陈巨:以前为了加快普洱茶的发酵,人为加水加速发酵的仓储,就叫湿仓。早期香港的仓基本都建在潮湿的地库,很多都是湿仓。不过湿仓与干仓是相对而言的,很多仓库,可能一段时间是湿仓环境,一段时间之后又变成干仓环境,属于自然仓。
茶悦世界:现在普洱茶仓库的分布情况如何?
陈巨:目前全国各地都有普洱茶仓库,比如深圳、广州、顺德、东莞、佛山,以及云南、山东、天津、青海等多个地方。香港以前藏的老茶基本都卖光了,而新茶存放成本太高,所以基本没什么大的普洱茶仓,有也是放到深圳这边。此外,台湾、马来西亚等地区的茶商现在也基本将仓库建在内地,因为主要的客户都在这里。
茶悦世界:为什么国外的普洱茶一般会比国内的便宜?
陈巨:主要是国内有炒作成分存在,而国外只是将之当做一种普通商品在看待。
普洱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建议
茶悦世界:今年普洱茶春茶上市时,价格疯涨,一些山头的古树茶,动辄过万。这让很多人觉得普洱茶可能会重蹈07年暴涨暴跌的覆辙。虽然情况可能没这么严重,但也说明现在普洱茶市场还是存在一些不利因素,对行业发展形成阻碍。对于普洱茶产业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您有什么好的建议?
陈巨:普洱茶行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关键有几点要坚持。
1、手工制茶工艺需保留
普洱茶可以做拼配、做大批量生产,但一定要保留传统的手工制茶工艺。产业化代表着工艺上的粗糙,茶品后期存放的质量没有保障。如果太多低端产业化的茶充斥市场,就很容易造成产业链的断裂。现在很多茶厂不经深入研究,盲目拼配,工艺方面简单化,追求量大,制出来的茶经不起时间的考验。
2、不能盲目开发新茶区
不能盲目开发一些新茶区,有些茶区的茶不适合做普洱,就不要做成普洱。
3、需逐步建立起认证体系
普洱茶需要建立起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证体系。根据一定的标准,来划分茶的产区以及确定茶的等级,然后将等级与价格挂钩,每一级别的茶都在一个范围之内,不能够使价格与价值脱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