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头来说“东和茶通”的出世,整个二手交易的资金池增加,流转速度有望提升,代表了什么?
资金池数量的多寡决定了整个炒作流程的安危,也是时下所忧虑的“崩盘”可能的保障之一,而资金流动速度也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市场活络程度。当然,目前资金池之所以有所紧张,很大可能是因为市场各家今年春季云南收古树茶砸了太多钱,但是目前各自吸金能力不等,消费端又给力,所以导致市场疲软现象严重。可以说,虽然有望吸收外围藏家资金,崩盘风险已经降低,但是各大品牌自身资金流的健康运转才是决定了谁能够撑到最后的因素。
当然,东和这么做,既是要保证炒作这个大盘无碍,毕竟大益目前一手在压二手交易,一手又在不断策划寻找真正的消费者,要活下去,要么,把二手交易盘活,要不就把东和做好,压垮其他交易平台。这样一个做法,即使不能够阻止二手交易的衰落,但是起码在衰落的过程中东和也不会受伤太大。
当然,二手交易不可能完全消灭,只要普洱越陈越香的属性还存在,那二手交易就有存在的必要性,只是其中的利润空间和交易环节可能会因为大环境的变化而压缩,那么,东和只要能保障其始终站在二手交易的前沿,那它必然始终能有其存在的价值。所以,东和最主要的目的还是要通过此类软件的开发运用把藏客、炒家、茶商等紧密吸附在东和这个载体上,增添大家与东和的交易黏性,同时足以增添不少外围交易信息。
但是,就这样算结束了吗?
还是有问题存在的。二手交易之所以存在壁垒,是因为茶的真假、优劣以及来源让很多茶商难以判断。一批老茶,你如果不知道它们经历了哪些人的手,从何处而来,如何储存,你不一件件拆箱验货,你敢接吗?市场B货那么多,人心那么乱,你敢说你从外圈接一批货回来,不会突然发现有一批是假货?
东和一方面以信息透明化压低了交易价格,一方面又盘活了二手交易这个市场,从过去这一两年来看,功莫大焉。“东和茶通”出世在市场行情冷淡的六月,其本身尚存的一些问题,以及后续可能存在的一些执行方面的挑战,或许已经代表着它并不足以成为东和扭转乾坤的神兵,而更多的是东和扩大二手交易市场范围、角逐二手市场的利器……
未来,还在迷雾之中,只是烽烟渐起,谁能活到最后其实已经有了初步的轮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