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掀起铁观音“正源”运动 回归传统,从选择最纯良的茶树品种“红心歪尾桃”开始
发布时间 2014-06-27 浏览 24010 次
“回归传统不仅是几遍摇青的问题,而且还要从源头的源头开始。品种正本后,再对茶园进行精耕细作,最后才是工艺的回归。三者是缺一不可的。”在他看来,“传统”的前提是选用最优良的茶树品种,“红心歪尾桃”种植在安溪的土地上,才能制作出消费者最喜爱的“观音韵、兰花香”。

熟稔安溪铁观音的茶客都知道,“红心歪尾桃”素以“芽壮、心红、叶厚、腹绿”和“香高、味浓、韵明、水甘”而著称。然而历经近300年的发展,安溪红心铁观音的数量越来越少,品种纯度降低,保护、提纯、培优红心铁观音迫在眉睫。

【进展】

成立研究会、建育苗基地

倾力保护红心铁观音

今年6月,安溪西坪镇成立了一个新兴社团——红心铁观音保护提纯技术研究会,引发了记者前往一探究竟的好奇心。

在安溪西坪镇宝潭村,记者见到了一片180多亩的红心铁观音育苗基地,这里也是保护提纯技术研究会的所在。该研究会会长颜金石介绍,宝潭村是安溪红心铁观音留存较多的村庄,现大概有26500株,树龄从50年、80年、甚至100多年的都有。

福建农林大学著名茶叶专家孙威江和詹梓金教授通过研究铁观音品种品质特性,认为以西坪“红心歪尾铁观音”为苗木母树的铁观音最具“音韵”风格。这是因为铁观音发源于西坪,是品种品质特性的遗传保守性的反映。

颜金石告诉记者:“安溪县政府和相关部门都高度重视纯正的红心铁观音数量锐减的现状,因此特别鼓励和支持我们成立这个研究会,希望能通过保护、提纯、复壮、培优,提高红心铁观音的种性纯度,培育出更多红心铁观音原种茶苗。”现在,研究会用“压枝法”把老母树移植到基地,再用安溪先辈发明的“茶叶短穗扦插技术”慢慢让红心铁观音繁衍到整个乡镇甚至安溪。

茶农坚定“重质不重量”

哪怕不好栽,产量只有1/2

其实,除了红心铁观音保护提纯技术协会外,安溪县不少茶农也早已意识到优良的茶树品种对于种出好茶的重要性。

在西坪盖竹村的茶园,一块镶刻着“红心歪尾铁观音茶保护区”字样的绿色铁牌十分引人关注,这是安溪铁观音传统工艺传承及推广者王辉荣今年建起来的300多亩的红心铁观音保护区。他坚定地告诉记者:“要做好茶,品种排第一。”

都说好茶好喝不好栽,对于铁观音这么尊贵的茶树品种更是如此。王辉荣告诉记者,“红心歪尾桃”的成活率很低,即便树龄成长到五六年,还是有可能会死掉,而且茶叶产量很低,只有普通铁观音品种的1/2。

为什么即便如此艰难,茶农们还要坚持呢?王辉荣带领着一批茶农已经尝到红心铁观音茶园所带来的甜头。“尽管每亩茶园只有50斤的产量,但今年春茶,千元以上的铁观音都是从这片保护区里采摘的。”

安溪县农业与茶果局局长蔡建明表示,红心铁观音属于我国最优良的茶树品种,加大红心铁观音苗木繁殖管理,开展铁观音种质资源的提纯、复壮、组培等研发与应用推广,保护铁观音品种的纯正,必将对铁观音茶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结构性的导向作用。

【新闻链接】

何为红心铁观音

红心铁观音来自于铁观音发源地安溪县西坪镇,是乌龙茶中最具珍贵的品种。素以“芽壮、心红、叶厚、腹绿、香高、味浓、韵明、水甘”而著称。其外形条索卷曲、壮实、沉重,呈“青蒂绿腹蜻蜓头”,色泽鲜润、砂绿显、红点明,叶带白霜;其内质汤色金黄明亮,滋味醇厚甘鲜,香气馥郁持久,具有特殊的“观音韵”和天然的“兰花香”,素有“绿叶红镶边,七泡有余香”;饮后满口生津、齿颊留香、喉头回甘、沁人肺腑、心旷神怡,真正给人带来一种绝妙的艺术享受。

1  2  3  4  5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