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茶叶种植和现代茶园建设方面,条例的15、26、27、28条都做了相关规定:促进茶叶标准化种植、加工,推进茶园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和生态茶园建设,并在项目资金使用上优先给予安排。实行茶叶质量可追溯制度等。
在茶叶品牌创建、市场推广方面,条例17、24、29条明确规定:完善信息平台,加大当地主要茶类的宣传力度,为茶叶生产经营者开拓国内外市场、开展市场营销提供政策咨询和信息服务。鼓励茶叶品牌建设,争创各级各类名牌产品。福鼎市对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福建省著名商标、福建省名牌产品、福建省名牌农产品的,以及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农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集体商标,对获得良好农业规范、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以及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产品认证的茶叶企业,都有给予奖励和项目安排予以支持。福鼎市政府积极引导茶企参加各种茶博会,抱团参展,齐心合力推广福鼎白茶品牌;集中有限的经费在电视广告、平面媒体、网络媒体等打造公共品牌,茶企推各自品牌。使福鼎白茶这一公共品牌从原来在国内没有名气,知晓率不高。连续5年在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10强,品牌价值达到28.32亿元;福鼎白茶品牌荣获中国驰名商标、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等国字号响亮品牌。
在茶叶加工、质量安全方面,条例中的27、28、31、32、33、34条都做了详细的规定。如在在茶园中推广使用生物有机肥。使用高效、低毒农药和生物农药,推广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推进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
在茶文化建设方面,条例的23、25条规定:鼓励成立各类茶文化促进组织,支持社会组织建设茶文化场所,积极开展茶事、茶艺活动,深入挖掘、整理、传播茶文化,推进茶文化事业和产业发展。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文化、旅游、农业(茶业)及其他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挖掘、整理、传播茶文化,开发推广茶文化旅游,加强茶文化对外宣传与交流。福鼎市一直挖掘福鼎白茶深厚的茶文化内涵,先后举办中国白茶节、百名作家话白茶、百名记者话白茶等活动,编写了二个不同版本的《福鼎白茶》,《白茶祖地·海山仙都太姥山》、《强村富民话白茶》等书,同时出版期刊《太姥论茶》,举办全国性茶艺电视公开赛,通过影视手段宣传福鼎白茶,利用微博、微信传播茶文化。挖掘福鼎白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及传统制作技艺传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