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我在茶城等着你
发布时间 2014-07-09 浏览 26281 次
看到眼前的一抹绿。而村村寨寨里阿佤民族激荡的木鼓,拉祜小伙深情的芦笙……这些彝族、哈尼族、佤族、拉祜族小伙子、小姑娘用火一般热情的舞蹈,水一般流淌的歌声来表达他们的好客,表达对远方朋友的深情。《芦笙恋歌》、《阿佤人民唱新歌》、《朵朵麻粟花》等少数民族歌曲,飘荡在云雾缭绕的茶山上,缠绵在每个人的心尖。当小伙子、小姑娘挥动着手唱出一首《我不想说再见》:“我不想说再见,要把时光留住在今天;一生能有几个这样的夜晚;一辈子能有几次不想说再见!”,那人、那情、那景,那样的天气,别样的情怀,别样的人生,道出别样的留恋和深情!我是一叶茶,在问茶楼下等你!

探古道

那些石上深深浅浅的伤痕,是人生的皱纹。石上的凹陷,是时光的酒窝,石上的凸起,是时光的笑颦,马啼与石头的亲吻,留一段可以触摸的历史,触摸茶的文化,马帮的精神。我的家园,茶马古道的起点。通过茶马古道,这座家园网织起中原内地与东南亚诸国的联系,被誉为“东南亚陆路码头”。通过茶马古道,这座城镇成为辐射四方的通商要驿,省市商会林立、茶商马帮云集,繁荣似锦,才会有“茶都”之称。

斑鸠坡茶马古道是南北走向的重要一段,它是迄今保存得最完整、里程最长、茶马古道文化最厚重,沿路生态最好的一段,被誉为“中国乃至世界交通史上的活化石”、“一条流淌的茶马文化长河”、“一段可以触摸的历史”。它从思茅城北腊梅坡向北通到坡脚,全长14.5公里。我无数次走进古道,那些旧的马啼印新的石板路,我踏过,我寻找着那些从前的人和马,他们或许也和我一样,今天,就在我的身边,走着古道。这一段古道不长,六段十八景,段段是文化,景景能生情:腊梅相送的柔情;故园春色的美丽;古道风云的振憾;瓜林天赖的颤音;鸠岭松涛的险境;斜阳古驿的回归。这六个景连接起一条古道的历史和古道文化,一个个马帮精神。其实最让我感动的是故园春色中的异国孤魂:这是三座没有墓碑的无名氏坟墓,坟墓面向三个不同的方向,墓尾紧紧相连在一起。据传坟内所埋葬的是泰国、缅甸、老挝三个东南亚国家赶马人,由于客死他乡,与亲人联系不上,被同伴草草俺埋于此,坟墓面向他们祖国的方向,意为他们盼归故乡,三个在异国他乡守望了千年的灵魂,见证了这条古道的久远历史。我不知道,他们守望千年的梦境里会不会有亲人,而他们的亲人一定守望着他们的回归。那些生前的承诺,会不会一直在某个地方等侯。在渐近或渐远的马铃声中,这座城镇以“普洱茶”的聚散流通,将灿烂的中华农耕文明传播四方。

读茶人

我到过很多公园,看过很多美景,茶城的公园和其它公园有许多相似,更有许多不同。这里的每一个公园都有茶的文化,有茶人,远古的,现代的,老的,少的,男的,女的,走遍茶城的每一个角落,不经意间你就可以看茶人、马帮。以茶文化为标志的“孔明兴茶”、“雅士品茶”、“妇女制茶”、“马帮小憩”、“民族团结丰碑”、“诸葛塑像”、“中国茶文化名人园”、“世界茶文化名人园”等一组组雕塑群,栩栩如生,惟妙惟肖,每一组雕塑都记载着一段史话,蕴含着一个动人的故事。坐落在茶城大道北段、洗马河公园附近的“中国茶文化名人园”,荟萃了五千多年来,上至皇帝、丞相、公主,下至民族首领、文人学士品茶、论茶、贡献于茶的雕塑群。包括最早发现并利用茶的中华民族的祖先炎帝——神农,布朗族先民的首领叭岩冷,茶祖诸葛亮,“茶圣”陆羽,以“七碗茶”诗闻名于世的卢仝,撰写了茶艺专著《茶录》的宋代名臣蔡襄,吟出“从来佳茗似佳人”千古绝句的苏轼,精于章律书画,对茶艺也颇为精通、著有《大观茶论》的徽宗赵佶,风雅皇帝乾隆,文学家、精于茶事的曹雪芹,把茶带到了西藏的文成公主,中国现代茶业泰斗吴觉农;坐落在振兴大道南段,曙光小区的“世界茶文化名人园”,荟萃了历史上外国旅行家、文学家、佛学家、王室公主品茶、写茶、种茶的雕塑群。包括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其所著《马可·波罗行记》中有述说中国饮茶的许多趣事,马可·波罗是西方最早认识和介绍中国茶的人。法国著名文学家巴尔扎克,俄国伟大的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俄国伟大的诗人、小说家普希金,开创了日本种茶历史的最澄法师,在宫廷中大力推广红茶的凯瑟琳公主,开创了朝鲜种茶历史的金大廉。你见过有这么多茶人的公园吗?如果你想了解茶人、茶事,茶情、茶城,请到“中国茶城——思茅”来!

1  2  3  4  5  6  7  8  9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