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巴东茶叶产业整合之路(图)
发布时间 2009-06-17 浏览 28995 次
艳平说。

4月27日,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果茶桑研究所茶叶研究室主任、研究员龚自明,在金果茶叶有限责任公司的茶艺茶道展示厅细细地品味金果茶后,从色、香、味、形逐一进行点评。

“不错!金果茶的品质可以用色绿、香高、味醇、耐泡来概括。”龚自明品完金果茶叶各个系列的产品后,发出由衷的赞叹。

省农科院果茶桑研究所多年为巴东茶叶产业龙头企业――金果茶叶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科研支持。从去年年底开始,该所与金果茶叶有限责任公司合作实施茶叶安全优质高效生产技术集成与示范科研项目,以进一步提升金果茶业品质,发展壮大巴东茶叶产业。

龚自明说,创新能力应是茶叶加工企业核心竞争力之一。只有重视科研,提高茶叶企业的生产技术,提高产品的竞争力,才能提高产品适应市场的能力,也才能真正提高茶农的收入。

他详细介绍说,要做好茶叶安全优质高效生产技术集成与示范科研项目,就要从“安全、优质、高效”这6个字着手。

首先是要抓茶叶的“卫生”问题,目前茶叶已经被国家纳入食品类管理范畴,茶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卫生水平更加受到人们的关注。因此,龚自明要求金果茶叶公司在基地建设上,应该抓住病虫害防治、水肥管理关键环节,大力推广无公害、有机技术;在加工过程中,要大力推广清洁化生产,改变以往茶叶生产过程中随意堆在地上等不卫生习惯,确保消费者饮用到放心的茶叶产品。

其次是要打造全面优质的金果茶叶内质。龚自明说,要保持金果茶优良而独特的内质,就要从茶叶基地入手,改造低产、老化茶园,筛选和培育金果茶专用品种,加强茶农技术培训。另外,还要根据土质成分平衡施肥,改变品种过于单一、管理粗放的现象。

龚自明说,实施这一项目最重要的目的,就是怎样壮大巴东茶叶块头,打造巴东特色茶叶品牌,提高茶叶价值,让广大茶农的钱包鼓起来,“高效”的目的也就达到了。他举了个例子,去年全省茶叶每亩平均产量为64.8公斤,而巴东县每亩茶叶平均产量仅为20公斤左右,如果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茶叶产量,便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目前巴东茶叶产业还存在着基地少、品牌小、效益不高的问题。他建议,巴东要把茶叶发展成一项重点产业,还需要在科学编制发展规划、扩大茶叶基地、提高茶产业技术含量和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上下功夫。

为了推出优质“金果”茶,龚自明和他的技术团队成了巴东的常客,茶叶基地、加工车间随处可以见到他们忙碌的身影。为了掌握最佳的制茶工艺,技术员们在制茶车间一住就是三四天,多次试验,以精确设定生产过程中的投叶量、炒茶温度、杀青时间,以开发出专门针对金果茶叶的制茶工艺。为了让不同土质的茶树汲取足够的“营养”,他们分块进行测验,以配备最合适的有机肥料。

龚自明说,省农科院果茶桑研究所将会积极推动巴东茶叶产业的现代化进程,使其成为巴东农村经济增长和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

1  2  3  4  5  6  7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