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安溪茶产业“三加三减”转型 守护百年基业
发布时间 2014-10-15 浏览 23796 次
做大做强茶产业,也必须下大力气完善产业生态,加快发展茶包装、茶机械、茶配套、茶食品、茶文化创意、茶休闲旅游等,推动集群发展,提升市场竞争力。

“营销为王的时代已经到来,增加宣传势在必行。”高向荣表示,这两年,安溪陆续推出了《飘香》MV、《添寿福地——安溪》、美丽中国行(长沙、包头)等一系列活动,效果显著。三和“莫逆之交”、八马专属定制等创新营销模式,也有效地提升了品牌影响力。下一阶段,除了进一步做足上央视、入高速、进网店等文章,安溪还将斥巨资策划、排演一台大戏——《印象铁观音》,加大铁观音文化的主动输出。

第三个加,是加电子商务。面对电子商务的浪潮,高瞻远瞩的安溪政企已在茶叶电商领域捷足先登,2013年茶叶电子商务市场占有率达到21.3%,全国居首。下阶段,安溪还将通过支持弘桥智谷电商产业园、金融行政服务中心电商总部等,促使电商规范化、规模化发展,拓展新渠道,开辟新市场。

减面积 减生产主体 减经营主体 安溪品牌品质铸就未来

正如古人云:“有舍才有得。”面对铁观音产能过剩等问题,高向荣也坚信,做好“三减”,将事半功倍推动安溪铁观音的跨越发展大计。

首减茶园面积。“只有把量降下来,才能把质提上去。”高向荣说,特别是外安溪、低海拔、高坡度、田地茶等低产低效的茶园,往往管理粗放、粗制滥造,还造成生态破坏、水土流失等一系列问题。所以,安溪从前几年开始就积极引导退茶,5年中已退了1万多亩用于还林、还果、还蔬、还药,既可以打破“唯茶是农”单一结构带来的风险,又推动茶农多元增收。

二减生产主体。曾经,一家一户的小农生产给监管带来难度,极易导致“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粥”。为减少这样的风险,多年来,安溪大力推广“公司+基地+农户”、合作社、联作制等现代产业组织模式,通过企业、合作社,把千家万户的茶农整合起来,把分散零落的茶园集约起来管理,通过统一购买农资、统一技术服务、统一生产加工等,实现精耕细作,管住质量安全。

三减经营主体。高向荣告诉记者,千军万马的营销大军特别是夫妻店,曾经为安溪铁观音行销全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些年,部分营销人员素质不高、不法经营、违规经营等行为给安溪带来很大负面影响。下阶段,安溪的设想行动是——扶强扶大龙头企业,以茶企“航母编队”来引领产业健康有序发展。此外,还将全面加强安溪铁观音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使用管理,引导认牌购茶、认标消费,切实保护好安溪铁观音品牌声誉。(伍策 作者:本记)

1  2  3  4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