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推动营销创新,建立现代流通性茶业。首先,拓展区域市场服务,为区域市场的需求服务。按照流通产业自身的发展规律发展现代茶流通。其次,创建以新技术的应用为手段,现代技术如网络技术与传统流通方式的有机结合的新流通产业。第三,实现茶流通产业化运营。强化流通产业的市场性,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市场的准确定位为基础,实施品牌化及流通服务产品化运营。
(四)推动市场创新,建立全球性茶业。第一,变区域定位为对象需求的市场定位,打破国际国内、省际省内的区域界线,实现全球市场一体化。第二,依据茶叶生产为主体的生产性市场,茶叶消费为主体的消费性市场的市场性质不同,制定茶业产品与配套技术供给的发展战略。第三,加快构建全球性的龙头市场,以龙头市场为中心,推动全国一体化的统一的市场体系建设。第四,加快抢占全球茶业制高点,构建全球茶业服务市场。
(五)推动机制创新,创建可持续性茶业。首先,构建产业发展新机制。重点是跳出单一的生产业态,促进由单一生产业态向茶业发展形态多元化、产业业态多元化发展。构建多元化的产业业态,推进茶业关链性增长的产业发展新机制的形成。其次,围绕构建农户、企业、政府三者的利益关系,加快创新产业化模式。
四、抓住战略新机遇,加快推进转型升级。
(一)迎接全球化时代。首先,把握全球茶业中心正在向原产地转移的战略机遇。迎接全球茶业中心的承载需要,加快创建全球性市场与现代茶业服务体系。其次,把握全球茶业转型升级的战略需要。全球茶业新型资源的发掘与产品化,现有产品多元化以及新型茶产业形态的创制,正在创造巨大的科技与技术创新需求。第三,创新三大市场。加快创新以生产为主体的生产性市场的经营,高效组织技术产品与设备的全球供给;加快创新以消费为主体的消费性市场的经营,加快组织新茶产品、配套产品与相关设施的全球供给;构建推动全球茶业转型升级的茶产业服务体系,组织信息及咨询服务的全球供给。
(二)迎接网络化时代。首先,借助网络技术,创建体验销售与网络销售相结合的区域市场。其次,以网络技术为手段,实现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模式再造。
(三)迎接市场化时代。首先,以资源多元化创新,促进新茶产业创制。开辟新型茶业资源,创新新型产品形态。其次,以茶产业多功能化创新促进新产业创制。充分发挥茶业的产品功能、原料功能、休闲功能、生态功能及文化传播功能,以茶产业功能的多元化推动产业形态多元化。第三,以茶业市场化为目标,创新茶产业化模式,创建区域性的“技术与产品创新平台”。构建“市场+创新平台+区域性生产企业+基地”的产业化模式,提升区域茶产业经营能力。
(四)迎接服务高端化。首先,创制信息服务产业。重点是围绕茶业不同主体的实际需要,推进电子商务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其次,创新产品升级服务。搞好产品、工艺流程设计创新,满足企业转型升级需要。第三,满足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需要。重点是区域功能设计,区域产业发展的战略规划与顶层设计。 (作者刘年艳 单位: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