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肉牛产业发展经验认真总结 推进肉牛产业发展
发布时间 2014-10-22 浏览 22848 次
展。把它作为发展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制定计划、明确目标、分解任务、整合资源,研究制定加快肉牛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和配套措施,改善投资环境,鼓励、吸引外来投资和民间投资向肉牛产业开发流动。同时,盘活闲置规模养牛场地,使其发挥积极作用。

  鼓励全产业链发展肉牛产业。推进全产业链建设是肉牛产业发展的大势所趋,必须牢牢抓住养殖、加工、销售这三个关键环节,在全产业链整体推进上寻求新突破。通过强化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基地建设、大力发展精细精深加工等措施,实现技术改进、产品换代、产业升级,着力在高端带动、延伸链条、扩大产能等方面下更大功夫。

  充分发挥龙头牵动作用。龙头企业是畜牧业产业化的龙首,是产业化发展的关键所在,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就要依靠政府和社会的力量来增强畜牧大产业的带动作用。要充分利用全市现有的畜产品加工力量,通过有效手段,发挥政策和市场优势,使规模较大的加工企业逐渐发展壮大。

  加强肉牛品牌开发。品牌就是生产力,就是竞争力。要深入实施品牌开发战略,坚持以龙头企业为主体,以发展“有机、绿色和地理标志”牛肉产品为重点,加快培育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区域性肉牛品牌。

  加强养殖用地规划。要对肉牛产业发展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相关部门在制定土地规划时,应为发展养殖业预留用地空间,合理规划使用土地,保障肉牛产业发展的用地需求。

  采取集中处理畜禽粪污的模式解决牛粪污染问题。对过去没有建设粪污处理设施的肉牛养殖场,要会同环保、财政等部门,采取企业负责,政府扶持的办法逐步改造。此外,还要研究探索以企业为主体、市场化运作的集中处理机制,把粪污转化为沼气、燃料、有机肥等再生资源,完成废物利用、形成良性循环。

  灵活运用封山禁牧政策,在适宜的地方建立母牛活动场所,推行母牛“托养”方式。推广桦甸经验,通过采取村委会与林业部门协商以村规民约形式划定区域,确定专人管理牛群。这样不仅使母牛通过放牧运动提高繁殖成活率,而且使大量外出打工的农民回乡从事肉牛养殖。

  将育肥牛保险纳入养殖业保险范畴。养殖业保险作为降低养殖风险的重要惠农措施,在全市取得了良好效果。开展育肥牛保险,既为肉牛养殖提供了安全保障,又可用保单抵押贷款,破解融资难题。

  推进肉牛产业发展投融资机制创新,努力破解发展资金不足问题。支持有资金实力、有带动能力的企业,组建肉牛产业专业担保公司。论证组建市级肉牛产业融资金融平台,探索建立担保风险补偿和奖励机制,拓宽担保领域和范围,争取银行把肉牛产业开发作为投资重点。

  加大科技支持力度。要以提高科技含量为目标,促进肉牛产业由单纯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由依靠传统经验养殖、粗放经营向科学养殖转变。要充分利用现有畜牧技术资源,整合技术力量。各级畜牧技术人员要转变观念,增强服务意识,深入一线技术指导,解决基层技术服务乏力的局面。要多渠道、多方式积极培养、引进肉牛产业发展方面的专业人才。加强与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的联系与合作,开展技术交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积极开展经常性的多层次培训,提高肉牛畜牧综合配套技术应用水平。

1  2  3  4  5  6  7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