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设施茶园
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今后的茶园生产应从自然性栽培技术为主向人工控制条件下的高产、优质、规范化栽培技术方向发展,即逐步加大设施茶园的比重。所谓设施茶园,就是环境设施和技术设施相配套的茶园生产体系。发展设施茶园,可以不断提高茶园集约化经营水平,提高茶叶单产和茶叶品质,增加生产效益。设施茶园可以借助人造小环境,在一定程度上突破自然气候的限制,扩大茶园茶叶生长的地域界限和时域界限。如:①地膜覆盖和大棚栽培技术,在冬季推广塑料大棚或地膜覆盖技术,可提高棚内有效积温,调节小气候,增加土壤有效养分,使春茶提前采15~30天,甚至更长时间,从而提高经济效益。②节水灌溉技术,从丰产型灌溉向节水型灌溉、从地面灌溉向管道化灌溉的方向发展,滴灌可经济用水,不破坏土壤结构,还可配合均匀施肥和药杀地下害虫。喷灌具有节约用水、节约劳力、保持水土、改善微域气候的优点。③营养袋繁殖技术,与传统扦插育苗法相比,具有发根快,发根多,苗粗,移栽成活率高等优点。④遮阳网技术,试验表明,夏季以30%~40%的遮荫度进行适当遮荫,日平均温度下降,相对湿度增加,避免了夏季高温带来的不利影响,有利于提高茶叶品质。
唐和平(湖南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茶学系,长沙,410128)
刘富知(湖南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茶学系,长沙,410128)
参考文献
1,周光召,朱光亚主编,《共同走向科学》,新华出版社,1997
2,王伟著,生态农业的希望,化学工业出版社,1996
3,鲁明中,陈年春著,农药生态学,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3,100~120
4,彭毅华,论我市有机茶的生产与开发,茶叶通讯,1999(1):42-43
5,粟本文,茶树生态栽培生理生态效应研究进展,茶叶通讯,1998(3):29~33
6,黄寿波等,试论生态茶园建设的若干问题,茶叶,1997,23(2):23~27
7,诸大建等,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1997:1~21
8,陈文怀等,中国茶树区划,中国农作物种植区划论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193~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