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时,温度常常太高,如果发酵旺盛,温度会到达六十度左右的高温,最好的发酵温度是40度左右。温度太高时要加水降温。所以冬天、春天发酵速度慢,大约要两个月才会稳定才能使用,夏秋,一个月。发酵时要常常翻搅,有点像种菜中耕一样,大约三四天翻搅一次。
如果要种菜,为了供给堆肥中菌种的消耗,应该适时添加尿素,300倍左右。(因为发酵时,微生物需要氮素,可喜的是,尿素很便宜,如果种的菜自己要吃,甚至生吃,建议直接添加粒肥里面含有磷钾和阿杀不鲁的东东,粒肥到农会买那种一大包几十公斤三四百元的那一种,也是便宜)。如果不加氮素,发酵状况会变慢或是进入其他细菌,堆肥成果会大打折扣。如果将茶叶直接加在植物旁边,量少还可以
,乾燥还可以,量多时,有发酵反应,而且通常是腐败的那种发酵严重影响到泥土中的菌种,土里氧气含量太少,根会大量死亡,出了太阳植株就变得垂垂的,幼苗就一直长不大。如果湿湿的,果蝇一大堆,主要影响是产生乙烯,乙烯的影响是老化、后熟,当然会有大片叶子老黄的现象。而且发酵时,微生物会抢氮素,植物的氮素缺乏,容易看到老叶黄化。前述方法稍加简单整理,如下:茶叶堆肥要混入土
或沙或其他已经处理完好的土。
堆肥不可积水又不能没有水。
温度太高时要降温。
三四天要翻搅通气(否则会产生厌氧性微生物)。
适时加入氮素。
最好加入一些老土,菌种比较统一。
如果要将茶叶直接放入田中,要打散与泥土混和,埋进土里。量不能太多。施肥的时候,要考虑微生物的使用量。
也可以加入一些厨余,甚至树叶、木头、狗猫的粪便、鱼骨头、贝壳,但最好堆肥一阵子才让植物使用,因为如果有油脂类直接施用太危险。
堆肥当然费时费工。尤其是刚开始时,毛病多的很。如果买泥炭土或台制有机物对于小规模栽培比较省时省工。但是如果对于大环境考量,为地球做一些事,也令人可喜可佩的!泡过的茶叶分解很快,效果不错,泡茶人经年产生的茶叶量很惊人,如果能善加利用,三年内就可以养出很好的土。所谓自然农耕的基本要求就是养土。土壤稳定之后,化学肥只要在堆肥区施就可。可免除乱七八糟的病害,当然
,如果阳光足,虫害也会减少。所以算是准有机的栽培。自己种出来的菜,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