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可持续植物保护的思想体系下,农药的概念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对农药的要求并不注重“杀灭”作用,而是更注重于“调节”。在新观念下,对农药的要求也反映在许多提法和称呼上,如所谓“生物合理农药”(Biorational pesticide),环境和谐农药(Environment friendly pesticide)等,反映出新时代对农药的要求。尤其是对茶树这样一种饮用作物来讲,其安全性就显得更加重要。不过,可持续发展农业中的植物保护并不排除使用化学农药,而是对其品种的选择和使用上有更高的要求,即要使植物产品达到无公害水平,也就是说,要变“三R”为“三E(效力Effectiveness,效率Efficiency,环境Environment)。”
在可持续发展要求下,茶树的IPM,在化学防治上要注意如下几个方面:
a)农药的选择 茶园中适用的农药要求,一是要高效;二是要易于降解;三是要选择性强,对人畜鸟鱼和天敌生物等非靶标生物安全。要提倡选用调节昆虫生长、变态和发育的昆虫生长调节剂,如茶叶生产上业已推广应用的扑虱灵、除虫脲等。
b)与生物防治相协调 生态系中害虫再猖獗的主要原因在于天敌被杀伤和靶标生物产生了抗药性。在应用化学农药时,应考虑到与生防相协调的问题。对此,可从生理选择性和生态选择性两个方面来思考,前者是从靶标生物与非靶生物生理上的不同来选用农药,后者是指在时间和空间上避开非靶标生物。张觉晚等[9]提出在茶小绿叶蝉防治中,春季叶蝉少、蜘蛛多,提倡不用化学农药;夏季叶蝉多、蜘蛛少,可用选择性农药喷施1~2次;秋季叶蝉上升不如蜘蛛快,可不喷药。又如可以选用田间降解快的农药(如辛硫磷、敌敌畏),利用天敌历期中的卵期或蛹期喷药,1~2 d后药剂降解,便不致对天敌产生影响。在施药方法上,可以根据害虫发生情况进行点施或蓬面施药,人为从空间上把非靶标生物隔离开。这些都是化防与生防相协调的一种选择。
c)建立靶标生物的抗药性和茶叶中农药残留水平的监测体系 要逐步建立茶园主要害虫对不同农药的毒力档案,定期进行监测其抗药性程度,以便制订农药轮用制。茶叶中的农药残留30年来一直是国内外关注的问题,目前已有18个国家和组织制定266项茶叶中农药最高残留限量(MPL)标准[15]。我国应建立追踪系统,及时掌握我国茶叶中农药残留水平。作者简介:陈宗懋(1933—),男,浙江海盐人,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茶树植保和茶叶农药残留研究。作者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杭州310008 参考文献1 陈宗懋,陈雪芬.世界茶树病虫区系分析.茶叶科学,1989;9(1):13—222 陈宗懋.茶园病虫区系的构成和演替.中国茶叶,1979(1):6—83 江塚昭典.安藤康雄.チヤの病害.静冈:日本植物防疫协会,1994:39—45,182—2044 金子武.吸汁害虫の多发倾向とその要因.茶,1976;29(3):49—535 吴光远.福建茶树病虫病原菌的研究利用前景.福建茶叶,1992(2):15—176 陈雪芬.孙椒德.吴光远等.黑刺粉虱综合防治技术.茶叶科学,1997;17(1):15—207 Bezbaruah B,Patgiri I.Biocontrol of Fungal Pathogens of Tea(Camellia sinensis),Ind.J. of Agicult.Sci.,1992;62(5):354-3578 洪北边.我国茶树害虫病毒的研究与应用.中国茶叶,1991(1):28—299 张觉晚.王沅江.合理用药生态控制茶小绿叶蝉主要措施与评价.生态学杂志,1994;13(5):13—1710 浜村徹三.药剂抵抗性ケナガカフリダニによろ茶园のカンサワハタニの生物防治に关する研究.茶业试验场研究报告,第21号:121—19811 Waterhouse DF.Prospects for the Classical Biological Control of Major Insect Pests and Weeds in Southern China.In:Proceedings of Abstracts of Internal.Conference of IPM Theory and Practice,Developing Sustainable Agriculture,Guangzhou,China,1998,Guangzhou:Guangdong Entomological Society.1998:8-2112 陈宗懋,许宁.茶树释放的挥发性互利素是一种间接抗虫机制.见:化学生态学1998学术讨论会论文集,郑州,1998,郑州:中国生态学会化学生态专业委员会,1998:159—16013 Yan Yahua.Increasing Biodiversity to Improve Pest Management in Apple Orchards with Ground Cover System in China.In:Proceedings of Abstracts of Internal.Conference of IPM-Theory and Practice,Developing Sustainable Agriculture,Guangzhou,China,1998,Guangzhou:Guangdong Entomological Society.1998:1-714 丁岩钦.论害虫种群的生态控制.生态学报,1993;13(2):99—10515 陈宗懋.茶叶中的农药最大残留限量(MRL).农药科学与管理,1992(4):1—5 原稿收到日期:1999—02—01修改稿收到日期:1999—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