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的栽培
发布时间 2009-06-18 浏览 24984 次
带季雨林成上条件下,在花岗岩、紫色岩和 沙岩等母岩上风化发育起来的西双版钠茶 区土壤,主要为砖红性红壤,少数为黄壤等, 风化程度很深,多呈酸性反应,pH值4—6, 一般无石灰性反应,很适宜茶树生长。与其 它茶区相比,西双版纳茶区上壤有3个显著 特点: (一)上壤养分的分解快,积累也快。土 壤中有机质含量比较丰富,一般可达50,6左 右。据茶叶科研邪门测定,南糯山“茶树王” 生长处表土层内的有机质含量为5.1— 6.78%;南朗河茶园岛3 7—4.25%;勐海茶 科所茶园为3.5—6.3%。这样高的有机质 含量.在其它茶区是很少见的。 (二)在湿热条件下,上壤风化的程度 高;又由於有良好的植被保护,侵蚀不严重, 土层厚度可达数米。据测量,树龄60年的 茶树,其主根可深入地下3.7米。土层厚则 根深,根深才得叶茂。 (三)土壤中含有较多的沙粒,加上有机 质含量高,轻重适度,松软得宜,富含水分, 透气性好。 第三是生态系统在起作用。在茶树栽 培过程中,它的个体发育必然是系统发育的 重演。系统发育的环境条件一定要在栽培 上予以满足,它包含着光、热、水、动物、植物 各种生态因素,而植被、植物群落对光、热、 水等因子起着左右的作用。植被的变化,会 牵动整个生态因子群的变化。在全国的茶 区中,西双版纳的生态系统最完善、最平衡, 为茶树的生长提供了最佳的生态保证。 第四是茶树品种优良。普洱茶属大叶 种茶。大叶种为云南特有,属优良茶树品种。 aaaa西双版纳的优良自然环境使其锦上添 花。云南大叶种茶,叶肉厚实,芽头肥大,发 芽早,白毫多,育芽力强,生长期长,内含物 丰富。科学测定表明:云南大叶种茶优於小 叶种茶,而生长在低纬度地区的大叶种茶, 又优於生长在高纬度地区的。据云南茶叶 科学研究所测定,在相同条件下,衡量茶叶 品质的主要指标的“水浸出物”,大叶种比小 叶种高3-5%,“茶多酚”高5-7%,“儿茶 素”高30-60mg~g。云南大叶种茶在云南 境内北纬25度以北地区生长的“水浸出物” 为4l-48%,“茶多酚”为30-33%,“儿茶 素”为135-150 mg/g。而在西双版纳茶区 (北纬21-24度),“水浸出物”为47-48%, “茶多酚”为33-36%,“儿茶素”为170-190 mg/go 西双版纳种植的云南大叶茶一年可发 5—6轮,年生长期达300天以上,采摘期从2 月下旬到11月中旬,持续近9个月。茶树 新梢一年可长高185厘米,且芽叶重实,三 级鲜叶混合芽均重达0.7克;一芽二叶均重 0.8克,最重达4.6克,最长达16.8厘米。 曾有人采集到长33厘米,宽13.6厘米的茶 叶叶片。据测定,云南大叶茶叶绿体的基粒 片层达200层,比中、小叶种多一倍多,具有 高产优质的结构。 西双版纳茶区,地形比较复杂,各自形 成一些小范围的生态系统。遍植於各生态 系统中的茶树,通过自然杂交、自然选择和 人工选择,形成了许多具有独特的植物学特 征的地方群体品种,.既可从中选出良种推 广,又可作进一步选育良种的种质资源。这 一优势,为全国其它茶区望尘莫及。由於品 种和自然条件的统一不可分性,所以即使有 些茶区引进了大叶茶种,但由於带不走西双 版纳的自然环境条件,故而我国茶学界专家 作出结论:“中国红茶小叶种不如大叶种, 大 叶种的引种区,不如原产地”。 在美丽富饶的西双版纳,人们总会看见, 在路边、在坡上,那一台台、一片片整齐划 一的茶林.连山接岭.青翠欲滴.直上 云天。更有樟脑,龙血.芸香等名贵树种排 列其间,喑香浮动.沁人肺腑.看到这些樟脑树, 你这才想到普洱茶那诱人的清香中就有这提神的 味儿。仔细一看,这一排排低矮 的茶树几乎都在高高的樟脑树的荫护之下,此刻, 不用介绍,你恐怕也悟出一些道理了。自古以来, 聪明的傣族人民将樟脑与茶树高低混植在一起, 正是普洱茶香所特别的又一原因。中国普洱茶, 便从这绿色的山岭,走遍中国,走向世界.

1  2  3  4  5  6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