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牵手 引领中国绿茶新航向
发布时间 2016-04-27 浏览 25484 次
场化”的运作方式发展茶叶产业,实现了“以茶富民、以茶兴县、以茶扬县”的目标。全县已有茶园面积50万亩,综合产值达35亿元,“凤冈锌硒茶”获得“贵州三大名茶”、“中国驰名商标”和“百年世博”中国名茶金奖。凤冈县先后荣获中国富锌富硒有机茶之乡、中国名茶之乡等称号。这种超常规的、跨越式的发展,被誉为中国茶业发展史上的“凤冈现象”。

而浙江是中国产茶大省,“十三五”期间,将全力打造1000亿元的茶叶全产业链,由传统茶业大省向现代茶业强省转变。

胡继承说,未来,贵州将与西湖龙井深化品牌合作。

从基地建设上,贵州将在遵义、铜仁等以生产扁型茶为主的茶区,特别土壤肥沃的地块,大力推广中茶108、龙井43等龙井茶品种,优化贵州的茶树品种结构。加快选育推广高抗、优质、特色的贵州茶树新品种,为贵州茶产业提供品种贮备。推动浙江茶叶加工企业、出口企业与贵州的茶区、茶企合作共建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的原料基地或出口基地。

近些年,到贵州建基地、搞加工的浙江企业,特别是出口企业越来越多,从最早的和泰、天泰,到天赐、御茶春、金沙贡茶、桔杨雨辰、新三农等。几千亩,甚至上万亩的基地都有,这是浙江本土企业难以想象的规模。贵州茶区政府、部门为这些基地建设提供的服务很多。整合资源,配套建设茶区基础设施,严格基地农药等投入品监管,禁止禁限农药在生产上的使用,示范推广绿色防控技术等。

完美 贵州资源浙江技术嫁接

浙江与贵州同为绿茶省份,不仅品种相似,工艺相同。浙江省鼓励龙头企业“走出去”,外建基地、外引资金、外拓市场,利用省外茶叶资源发展茶叶精深加工业,充分发挥“总部经济”作用。

贵州有集中连片的茶园,近年来推行的茶叶新标准,现代化的茶叶生产线,有配

套设施完善、产业集聚的茶叶园区。各地的茶叶园区在招商引资土地使用、厂房建设、税收、人才引进等方面有许多优惠的政策,更有亲商爱商的优质服务与良好政策环境。贵州茶区的这些条件十分适宜浙江茶商、茶企到贵州茶区、茶叶园区建厂。贵州近几年茶园规模扩张很快,茶叶加工企业会快速跟进,每年新建的加工企业在500家以上,茶叶加工、茶园管护的机具市场需求量特别大。

浙江的茶叶装备制造业处于全国领先水平,技术先进、品种丰富、生产量大,但在实施中国制造2025的大背景下依然面临调整结构、去产能的现实问题。浙江的茶区企业直接到贵州投资建厂,结合贵州茶区的实际情况,调整产品结构,不仅可以占据贵州茶区这一大的市场份额,而且可以消化产能,很好地实现产业的空间转移。

效应

茶文化茶旅游

创造1+1>2品牌

在双方的合作中,贵州将全面参与浙江方的茶事活动,贵州茶文化、茶事活动将吸引、组织浙江有关方面的参与。在将遵义茶文化茶博览会的“东有龙井西有凤冈”品牌文化交流论坛机制化,以此为平台,做好浙方茶商、电商、茶馆、茶楼的招商引资。贵州还将邀请浙江的茶文化专家学者帮助指导或培训贵州的茶文化工作者挖掘、整理和研究贵州茶文化的史书、地方志、典故、遗址遗迹、古茶树及少数民族茶习俗与茶艺,逐步形成多彩贵州茶文化体系。

在贵州旅游井喷式增长的背景下,贵州省各个茶区正在加快推进茶旅、茶创意产业。以最美茶园、茶乡、著名景区为依托,集中打造一批茶旅、茶与养生、茶与健康、茶与体育为目的旅游观光地,把茶山、茶厂、茶馆茶楼、茶文化做成多彩贵州山地旅游的重要窗口。浙江在茶的包装设计、品牌策划、旅游景观打造、现代传播、茶文化体验等方面,走在全国前列。贵州还将在推动“三绿一红”以及凤冈锌硒茶等地域品牌过程中,和浙江大学、浙江美院合作,引进浙江茶旅游方面专业机构、专业力量进入贵州茶产业,将创意的空间、创意的元素植入贵州的茶文化、茶旅游景点景区打造、旅游线路规划、旅游宣传营销,此举必将会加速贵州茶产业的提升。

凤冈县委书记廖其刚表示, “让喜欢龙井的人知道凤冈,让知晓凤冈的人爱上龙井,最终实现两个品牌的珠联璧合,创造出‘1+1>2’的品牌效应。”

杭州西湖龙井茶叶有限公司总经理戚英杰则说,西湖龙井与贵州凤冈的牵手合作,一定能够带给竞争激烈的中国茶叶市场增添新的亮点,一定能够带给中国茶叶行业可圈可点的成功案例!

1  2  3  4  5  6  7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