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句容绿茶在首届江苏非
下一主题:巨峰特色小镇茗香满四
历史上的普洱茶,除了中国云南,还有老挝,越南,泰国,以及中国的广东,广西,甚至四川都有生产,现今市场上,大量的普洱茶,不是乔木大叶种原料制成的。历史上从四川等地引进小叶种茶树,在依邦,凤庆等很多地方,都将中小叶种加工成普洱茶,如果严格要求这项,也许会减产一半。
而晒青毛茶的概念,又是个问题,如果都是传统晒青毛茶为原料制作普洱,那么很多新的生普都会苦涩难咽,不放个3~5年,根本不好喝。
正是因为形成公众默契,心照不宣,改动工艺,以烘干代替晒干,提高杀青温度,以滇绿代替滇青为原料制作,才造成了今天生普的兴旺局面。
再有,自然后发酵的“自然”怎么理解呢?不设定湿度解决光照是否通风,不用精心看护吗?要真是纯自然,不人为干涉管理,以现今大量储藏在广东的状况来看,多半都会长毛发霉了吧。
如果严格执行普洱茶的定义,或许真正的普洱茶连1/3都不到吧,早期的普洱茶,是指当时云南各地区生产的不同茶类,集中在普洱府销售而形成的代称,10多年前去云南的茶店问普洱茶,工作人员或者摇头,说不清楚是什么茶,或者随便拿个绿茶或红茶出来,那都再正常不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