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规范发展正当时
发布时间 2009-06-19 浏览 26161 次
、原料产地、茶叶品种等多方面科学定义普洱茶。特别是加快发掘出普洱茶的生化成分、微生物指标,以及哪些成分对应哪些功能,以明确普洱茶有别于其他茶叶种类的特质和功能。

  提高行业准入门槛推进标准化

  2004年普洱茶领军企业勐海茶厂被整体收购后,2005年11月22日勐海茶厂成为云南省首批获得食品质量安全(QS)生产许可证的企业,随后获得了欧盟国际有机认证、绿色食品商标标志,在普洱茶行业开了先河。如今许多规模以上普洱茶生产企业已申请并获得了QS认证等相关资格认证。2008年2月国家质检总局对普洱茶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进一步推进了普洱茶行业标准体系的建立。但是,目前对生产普洱茶的制作工艺流程、产品生化成分、微生物等指标没有统一标准,加之普洱茶行业准入门槛低,两三年间西双版纳辖区内从农村到城市生产普洱茶的企业由几十家迅速增加到近千家,导致普洱茶生产原料鱼龙混杂,普洱茶产品质量、生产环境参差不齐。建议地方政府从生产规模、资金实力、技术条件、企业辐射区域等方面制定普洱茶行业准入地方标准,提高行业准入门槛,推进地方企业走向标准化、规模化经营。

  积极培育壮大终端消费群体

  普洱茶特殊的生产工艺及承载的悠久的茶文化,使普洱茶不仅成为一种食品,同时也成为了投资收藏品。但是,目前普洱茶只有较少的终端消费群体,受投机商炒作等影响,市场对普洱茶投资收藏品的认同感大于消费品,致使普洱茶价格暴跌后大量积压茶叶涌入市场,造成严重的供需失衡。事实上,普洱茶在原产地和东南亚地区有较大的稳定的终端消费群体,但是目前能达到出口标准的普洱茶生产企业和产品凤毛麟角。2007年我国茶叶出口总量为28.95万吨,普洱茶出口量仅为9181吨,仅占出口总量的3%。当前,需要努力挖掘普洱茶文化,打造普洱茶品牌产品,培育壮大终端消费群体。

  目前金融机构对制茶企业的贷款普遍采用质押贷款方式,茶叶价格暴跌使质押物的价值严重缩水,加大了信贷资金风险。金融机构要探索创新规避风险方式,推动农业保险体系建设,鼓励龙头茶叶企业积极参与农业保险,促进银企联动发展。

1  2  3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