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云普洱茶交易会下月昆
下一主题:《普洱茶科技探究》茶
为了促进普洱茶的健康发展,云南方面出台了一系列的举措。云南省茶叶产业办公室主任杨善禧介绍,过去的一年,云南省茶叶产业在低迷中前行,产量、产值双双下降,茶农收入也有所减少,为了实现自救,云南茶业人士除了进行产业调整外,也加大了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的力度。如2008年全省无性系良种茶园比前年增加21.6%,有机茶园比前年增加117.53%。
而通过申请《国标》来实现对云南普洱茶的保护也成为了云南方面的重要举措,透过《国标》云南将可以有效限制其它区域普洱茶产业的发展。而就在日前,云南省质监局的有关官员曾公开表示,云南方面正针对《国标》制定相应的管理条例,将规定2009年6月30日以后,无“原产地标志”的普洱茶将不能在市场上流通。
而正是因为该官员的公开表态,在纪洪涛所在的广东省茶叶界掀起了轩然大波。
纪洪涛认为,云南做出上述表态可能出于保护自身的产业,因为目前广东市场的陈茶,至少3年内无法消耗,只有限制陈茶的流通,才能保证新茶重新在市场上流通。
3月18日,云南省茶叶办主任杨善禧对本报记者表示,“规定中2009年6月30日以后无‘原产地标志’的普洱茶将不能在市场上流”不具有溯源性,只针对2008年12月1日法规执行后生产的普洱茶。
纪洪涛表示,普洱茶只是一个工艺,并非一个茶叶的品种。“同样是云南大叶种茶为原料,用同样的制作工艺,凭什么在云南生产的就是普洱茶,而在广东生产的就不是?”
纪洪涛认为,如果6月30日以后广东普洱茶生产企业不能用“普洱茶”名称,将直接对一些中小企业带来致命打击,一批中小企业会面临着生死存亡的困境。
“我们会就这些问题进一步向国家部门申诉,充分保证广东茶叶企业的利益。”张黎明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