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天福:近代贵州茶业的先驱
发布时间 2009-06-19 浏览 24404 次
已被日军封锁,我国传统茶叶、丝绸等出口受阻,政府正欲在西南大后方建立茶叶科研和生产出口基地,并从云南打通陆路出口通道。会后,即1939年春,经济部派遣所属中农所和中国茶叶公司两家人事、茶叶、特作等专家,联合到贵州考察选址。张天福奉命与中农所人事股长王涛率组艰辛跋涉,先后到安顺、平坝、贵阳、惠水、瓮安、贵定、遵义、湄潭等茶区实地考察。虽然茶叶产量首推安顺,但欠缺竹木、稻谷。而湄潭不仅自然条件优越植,茶历史悠久;且民风淳朴,又是山青水秀的鱼米之乡;广阔的酸性丘陵地带,正是大面积种植茶树的理想之地。尤其是丰富的竹木资源,保证了茶叶加工原材料的充盈。交通上距遵义、重庆较近,便利与国民政府的工作联系。几番权衡,最后选定在湄潭创建中央实验茶场。

张天福所领导的筹建组于1939年9月到达湄潭,筹建组有二位茶叶专家:张天福和李联标,还有林学专家朱源林等。直到1940年春正式成立中央实验茶场,先后有40余位东部迁入湄潭的茶叶、昆虫、特作等专家。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张天福的提案和亲自到贵州进行实地考察后的确定,也就没有今天的贵州茶科所和湄潭茶场,也就没有湄潭乃至贵州蓬勃发展的茶产业规模。

在当时西南边陲小城筹建一个国家级的科研机构,工作是艰辛的。租地、租房、建房、开山植茶、组织试验、招工培训等事宜,均落在张天福肩上。1940年春筹建工作基本就绪,民国政府委派刘淦芝博士为首任场长。当时,福建方面急需张天福去创建示范茶厂,同时要求他担任厂长职务。他于1940年夏才离开湄潭。(节选自《茶的途程》、原题为《<茶的途程>连载:贵州近代茶业先驱--张天福》)

1  2  3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