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渴与泛滥:中国茶文化百家争鸣
发布时间 2009-06-19 浏览 31073 次
千闰(右一)]

田壮壮《茶马古道》系列电影回顾

--文明文化传播古道

--中外交流通道

--民族迁徙走廊

--宗教传播大道

--民族和平之路


图:《茶马古道》剧照

自古以来,中国的云南省以马帮运输茶、盐、粮食的古道已有近千年的历史。马帮就像今日的汽车,在山路中将背上的货物运往各地。"茶马古道"因此而得名。“茶马古道”是:

本纪录片的拍摄重点将位于云南、四川、西藏境内的横断山脉。它将青藏高原与云贵高原连接在一起,平均海拔为二千五百米以上,其中高黎贡山、碧罗雪山、梅里雪山三大山系形成三个峡谷,而且山巅终年积雪。因为南北山势,亚热带的季候风可以进入峡谷中。这里形成的独特自然气候,森林、水资源极大丰富,由亚洲的动、植物博物馆之称。在这片土地上,藏族、怒族、独龙族、纳西族、傈僳族已居住了上百年近千年。怒江、澜沧江、金沙江从峡谷中流过,源头是青藏高原的喜马拉雅山。这个神奇的地区被人称之为“香格里--拉”。而我们要拍摄的“茶马古道”在这个神奇的地方穿行。生活在这块神奇土地内的原著民族便是我们要拍摄的主人翁。

居住在这里的民族,就像高原的山脉一样,不卑不亢,充满了神奇般的色彩,与自然和谐地并存--我们这些从外边来的人,只能仰视他们、欣赏他们、赞美他们--这里能够给你一种力量,一份祥和及发自内心的喜悦,他们并不会因为你的赞美而改变自己。

今天人类对资源、生存环境有了新认识,生态的平衡、生存的和谐引起许多的思索。你生活的快乐还是忧伤是挥之不去的情结。但愿香格里拉地区能给你一点启迪。圣洁的梅里雪山,康巴人在高原草场引吭高歌,惊涛拍岸的怒江峡谷中,基督堂里传颂着四部的和声,碧罗雪山、怒族人的春来声、织布声,孩童们的嬉戏声,淹没在夕阳的炊烟之中。自信祥和,愉悦,是那里原著民族的灵魂。

“国史”、“茶史”:电视剧《南方有嘉木》为代表的《茶人三部曲》回顾


20集电视剧《南方有嘉木》根据浙江女作家王旭烽获第五届“五个一工程”奖的同名长篇小说改编,是一部寓“国史”于“茶史”之中、借一个茶人世家三代人的兴衰史体现民族发展史和社会演变史的作品。生于清末颓世的杭九斋,风流儒雅,却不善理财治业,浪荡无羁,最终死在烟榻之上。杭天醉生逢帝制崩溃和民国草创的风起云涌的乱世,身上交织着奋发和颓唐的矛盾情结,难以摆脱,竟也借鸦片排遣,最后不得已遁入空门。到了杭家第三代杭嘉和、杭嘉平兄弟掌家之际,正逢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杭家面临着一个更广阔的时代和更复杂多变的命运……

《茶人三部曲》作品组成分为第一、二、三部,即《南方有嘉木》、《不夜之侯》、《筑草为城》。

《茶人三部曲》以绿茶之都杭州的忘忧茶庄主人杭九斋家族四代人起伏跌宕的命运变化为主线,塑造了杭天醉、杭嘉和、赵寄客、沈绿爱等各具不同社会意义和艺术光彩的人物形象,展现了在忧患深重的人生道路上坚忍负重、荡污涤垢、流血牺牲仍挣扎前行的杭州茶人的气质和风神,寄寓着中华民族求生存、求发展的坚毅精神和酷爱自由、向往光明的理想倾向。茶的青烟、血的蒸气、心的碰撞、爱的纠缠,在作者清丽柔婉而劲力内敛的笔下交织;世纪风云、杭城史影、茶业兴衰、茶人情致,相互映带,熔于一炉,显示了作者在当前尤为难得的严谨明达的史识和大规模描写社会现象的腕力。

故事发生在绿茶之都的杭州,忘忧茶庄的传人杭九斋是清末江南的一位茶商,风流儒雅,却不好理财治业,最终死在烟花女子的烟榻上。下一代茶人叫杭天醉,生长在封建王朝彻底崩溃与民国诞生的时代,他身上始终交错着颓唐与奋发的矛盾。有学问,有才气,有激情,也有抱负,但却优柔寡断,爱男友,爱妻子,爱小妾,爱子女……最终“爱”得茫然若失,不得已向佛门逃遁。杭天醉所生的三子二女,经历的是一个更加广阔的时代,他们以各种身份和不同方式参与了华茶的兴衰起落的全过程。其间,民族,家族及其个人命运,错综复杂,跌宕起伏,茶庄兴衰又和百年来华茶的兴衰紧密相联,小说因此勾画出一部近、现代史上的中国茶人的命运长卷。

南方有嘉木,其叶有真香。中国茶文化百家争鸣的现象,是一种文化盛兴在即的反映。我们相信,在新一代人的努力下,中国茶将香溢五洲,中国文化也将更多的成为世界文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