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实施科技信息工程,促进农民增产增收。一是积极开展科技下乡活动,建立科技下乡长效机制,深入开展绿色证书培训活动。加大科技干部、农业专业户的培训力度,据农、林部门统计共组织各类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班136期,培训农民人数7882人次。开展农业科技下乡活动16次,科技人员进村到户达4420人次,发放各类农技资料8万余份。二是加快新品种、新技术引进推广力度。进一步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的联系协作,全年引进优质新品种80余个。积极推广应用先进适用技术,标准化生产技术、竹笋二用林技术、毛竹低产林技术改造等推广运用,较好实现了增产增收。
(四)推进城乡一体化,实现产业集聚拉动农民增收。围绕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这一中心,按照城乡一体化的目标,以加快城市化来提升农业工业化、带动农业产业化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缩小城乡差别,重点抓好两个方面。一是扶大扶强民营经济,确保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据有关统计资料,我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5%-30%都来自于民营企业发放的工资性收入。目前民营企业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举足轻重,在全县经济总量中占有较大份额,也是农民增收的一大来源。二是积极推进城镇建设。近年来,我县小城镇建设取得长足发展,县城建成城区面积已达到18平方公里,人口10万,城市框架扩大到25平方公里,城市化水平达到50.4%,城镇的集聚能力不断增强,城镇二、三产业发展较快,使城镇附近大部分农村劳动力迅速转移到二、三产业上来,较好地实现农民增收。
(五)发展生态旅游,拓宽农民增收渠道。随着我县交通设施不断优化,生态优势显现和知名度的提高,外地来我县旅游人数逐年递增,出现迅猛的发展势头。自2000年以来我县开办了旅游“进农家”活动,到目前为止开展“农家乐”服务的农户有500多户,床位近5000张,今年以来接待游客40万人次,开设旅游工艺品摊位212个。除传统旅游商品如茶叶、笋干、山核桃等外,近年来还开发了竹编、竹雕、竹工艺品等旅游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