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白茶产业发展中的问题与破解思路
发布时间 2009-06-20 浏览 26422 次
登记管理。要通过执法监督等措施,确保在白茶产区不经营、不施用国家明令禁止的农药品种。同时,结合茶叶的出口要求,推荐使用符合最终产品质量安全要求的农药品种,科学调整和合理改善农药品种结构。茶区各级农业行政主管和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要抓好农业投入品的科学合理使用知识和技术的培训,提高茶农的安全用药、科学用肥的意识。在技术推广和生产指导过程中,要采用高效、低残留农业投入品和无公害生产技术。积极推广农业、生物和综合防治措施。有机茶园必须严格执行有机茶生产技术规程和有机茶的标准。各级茶叶技术推广部门和茶场要加强茶叶生产技术的培训,尤其是白茶的采摘、加工技术的培训,为白茶采制技术和品质的提高打好基础。

二、白茶产区各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抓紧制订白茶优势产区的布局规划,加强茶区的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对优势白茶产区的资源合理开发和白茶产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提出具体的要求和措施。对广大茶农要加强保护环境和生态的知识培训和教育,增强环境意识和生态意识,坚决制止毁林种白茶,利用陡坡林地开垦种白茶和利用山坡林地剃光头种白茶等造成水土流失和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农业、环保、林业、公安、法院等部门要坚决查处和打击毁林种茶、破坏茶区生态环境的不法行为。使白茶产区的树更多、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空气更新鲜,生态环境更优美。

三、加强白茶的科研和技术推广队伍建设,茶区政府和有实力有条件的白茶企业与合作经济组织都要重视白茶的科技队伍建设。要从领导、资金、人才上支持白茶的科技工作。可以在现有的市县农科院内设立白茶研究室,在大型的白茶企业和白茶专业合作社内设立白茶科研所。根据白茶产业发展的需要设立课题,如,白茶的机采与新产品开发、有机白茶园的病虫害防治、无性系白茶的种性退化……等等。或者可以通过与上级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合作攻关,研究解决技术难题,将科研成果直接应用于白茶产业发展。

四、加强品牌和市场建设。在加强无公害和有机茶基地建设的同时,要以工业的理念来抓白茶产业建设,树立品牌意识,加强品牌建设,通过强化管理和监测,使白茶产品质量和生产加工更规范,品牌更响亮。同时,要抓好营销队伍建设,不断拓展市场空间。要走出湖州求发展,在发掘茶业内涵和扩大外延上做文章,扶持发展白茶龙头企业,特别是茶叶加工型龙头企业,培育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创新生产经营机制,提高茶农的组织化程度,促进白茶产业化经营,增加茶农收入。要进一步深化科学发展观在白茶产业工作中的实践,在实践中着力用心解决好白茶产业升级的问题,就是要提高白茶产业的集约化经营水平,提高白茶企业和专业合作社的组织化程度,提升白茶产业的科技水准和管理水平,最终达到提升白茶的产业水平。还要解决好当前白茶生产中的千家万户小生产与千变万化大市场之间的矛盾,解决好生产者与消费者相互脱节的矛盾。要科学地解决好白茶的发展质量,茶区环境的生态质量,白茶的产品质量,茶区人民的生活质量。茶区的政府和农业等职能部门,要增强管理职能和服务意识,创新理念,进一步理清白茶的发展思路,提升白茶的科技理念,工业理念,功能理念和市场理念。真正把湖州白茶产业打造成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新农村建设作贡献的主导产业。(来源:西湖龙井资讯平台)

相关链接:

湖州白茶是一种纯天然的白叶茶品种,按照茶树品种的芽叶颜色来定名,它既是茶树品种的名称也是成品干茶的名称。它有别于福建、广东、台湾等地采用多毫的绿叶茶的鲜叶为原料,按照特殊加工工艺制成的“加工型白茶”。

湖州白茶也称白叶茶,是茶树的温度敏感型突变体,是通过基因突变产生的一个新的茶树变种。也是一个稳定的突变系无性繁殖品种。采用这种品种的茶叶原料制成的白茶,形态美观,品质优异,风格独特;冲泡后,香气幽雅持久,滋味甘醇鲜爽,汤色清澈明亮,叶底色白似玉,叶脉翠绿,芽头成朵,如初绽的兰花,十分珍稀奇特。

湖州白茶不仅色香味形堪称四绝,而且内质也与众不同。经生化测定,氨基酸含量高达6%以上,比常茶高1倍多;茶多酚含量10%左右,比普通品种低1倍。(来源:西湖龙井资讯平台)

1  2  3  4  5  6  7  8  9  10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