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品牌战略”香了石门
下一主题:哈龙峰:打造消费者信
大方县茶叶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茶场面积小,规模化种植程度低。全县总面积3502平方公里,但仅有7000多亩的茶树种植面积,且零星分散,缺乏有效的管理,采摘加工难度加大,造成茶园产量低。在大方这样一个人口近百万的大县,2006年茶叶产量仅为48吨,人均占有量仅为48克,远远低于全国人均350克的消费需求,连自产自给都达不到。全县茶树种植面积不仅小,而且规模化种植程度偏低,连片种植的仅有竹园乡海马宫、果瓦、六龙、马场、理化乡马龙岩等几个茶场,且规模都较小,没有形成大规模的连片种植。
(二)管理方式粗放,标准化种植水平低。大方县古茶园零星分散,产量低,茶园退化严重;新植茶园管理粗放,良种覆盖率低,生产缺乏后劲,资源利用率低。全县每亩平均单产不到10公斤,仅为贵州省单产37公斤的27%,更是远远低于全国55公斤和世界78公斤的单产水平。大方县茶园管理组织化程度不高,仍然属于原始、粗放、落后的管理方式。大部分茶园茶树严重老化、退化,茶树有种无收,投资回报率低。而部分茶园因疏于管理,已经处于荒废或半荒废的状态,较为严重的地方,农户已将茶园变为耕地。只建不管、只采不剪、少采不养的粗放管理,是造成大方县茶叶产量不高、质量低下、标准化种植水平过低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