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都宜兴:千年紫砂展新姿
发布时间 2009-06-22 浏览 42090 次
紫砂发展也呈现多元化。于是有人开始担心,这还是宜兴紫砂吗?怎么看待传统和创新的关系?

  徐秀棠认为,紫砂文化的弘扬需要各方面的人参与,这是一件好事。但是,创新必须抓住本体与主流,那就是传统的全手工制作技艺与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积淀。宜兴紫砂壶的制作方法是“敲敲打打”,这种拍打镶接法的成型技艺与世界其他陶器成型方法不同,这正是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所在。而且,紫砂壶的壶名、造型、铭刻、绘画乃至印款,都集中反映了中国的传统文化,而不是舶来品。

  史俊棠告诉记者,“我们不能把源自历史的和民间的精华丢掉,市场也不允许。如果按照现代陶艺去制作,就失去了宜兴紫砂本来的面目和特色,同样也会丧失市场。市场真正喜欢的茶壶,还是传统的,既能泡茶,也能把玩,更可欣赏。”

  这话在“神韵轩”得到了印证。这是一家位于中国陶都陶瓷城的手工制壶作坊。他们制作的紫砂壶中,半数以上由客户通过网络或电话下订单,而且绝大部分都是传统造型。

  在宜兴,还有一个关于“塔座”和“塔尖”的说法广受认同。如果把宜兴紫砂比作一座“金字塔”,负有盛名的紫砂大师是塔尖,上万名民间紫砂艺人则是坚实的塔座。近年来,宜兴紫砂的塔座越来越大,塔尖也越来越高,仅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宜兴就有11位,还有1位中国陶瓷艺术大师。

  世界上只有一把紫砂壶

  许多人慕名来到宜兴,只为求得一把正宗的紫砂壶。对宜兴而言,紫砂是一个文化符号,更是一张响当当的城市名片。

  “世界上只有一把紫砂壶,它的名字叫宜兴。”短短一句话,道出宜兴人的骄傲和自豪。

  早在15世纪,日本人就远涉重洋来到中国学习紫砂的制壶成型工艺。18世纪,“YIXING”是出口欧洲红色陶器的代名词。20世纪初,紫砂工艺作品在巴拿马赛会等国际性展会上多次获得金质奖章及奖状。1978年,紫砂艺人何挺初随中国陶瓷代表团出访澳大利亚,示范表演紫砂壶制作技艺,成为新中国第一位走出国门弘扬紫砂文化的艺人。1984年,沈遽华制作、沈汉生镌刻的竹简紫砂茶具,顾绍培制作、谭泉海镌刻的“紫砂百寿瓶”,双双荣获德国莱比锡国际博览会金奖。紫砂壶还多次作为国礼赠送给外国元首。

  许多人慕名来到宜兴,只为求得一把正宗的紫砂壶。对宜兴而言,紫砂是一个文化符号,更是一张响当当的城市名片。近年来,宜兴在紫砂文化的挖掘、保护和弘扬上,可谓不遗余力,妙招频出。

  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2004年,宜兴“手工紫砂陶艺”被列入江苏省首批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同年11月,宜兴市政府正式实施丁蜀镇黄龙山地区紫砂泥矿保护性停采和养泥计划,并对蜀山古窑址进行考古发掘。2006年5月,“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正式列入全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居全国12个陶瓷行业烧制技艺之首。现在,宜兴又在为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奋斗。

  挖掘是为了更好的保护。2006年,江苏省人大通过了《无锡市宜兴紫砂保护条例》。条例主要从保护入手,即保护紫砂资源、保护传统技艺,保护优秀的技艺人才,逐渐规范市场秩序。一个传统的民间工艺,由地方立法来加以保护,在全国还不多见。

  目前,紫砂人才的培养基本上是子承父业、师徒传承。在这种模式下,政府需要做的就是营造环境,加强引导、提升和培养。宜兴市副市长洪雅说,“如果不加强人才培养,不去有组织地提高他们的文化修养,宜兴紫砂要发展、弘扬,只能是一句空话。”目前,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和宜兴市丁蜀职业高级中学都开设了紫砂专业,紫砂艺人的培养从保守日益走向了开放。

  宜兴还经常组织紫砂新人新作大赛、全手工制壶大赛、陶刻大赛等,鼓励他们采用传统手工技艺制壶。在这些比赛中,工艺美术大师们既是评委,更是老师。近年来,宜兴紫砂佳作频出。在日前举行的第五届深圳国际文化博览会开幕式上,宜兴紫砂在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百花奖”评比中获得了2金、3银、5铜和6个优秀作品奖的好成绩。

  搭建陶文化展示的载体和平台,是宜兴弘扬紫砂文化的另一重要措施。去年,总投资10亿元的中国陶都陶瓷商贸城在丁蜀镇开业,总体建筑面积达58万平方米,建有陶瓷文化街、茶文化街和古玩文化街,集旅游、购物、展销、演示、交流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目前已吸引了全国10大陶瓷产区的名窑、名陶和名瓷。陶瓷城的目标,是建设成为华东地区最大的陶瓷文化艺术和商贸专业平台。宜兴市副市长洪雅告诉记者,“相信随着功能的逐步完善,陶瓷城将越来越吸引全国的目光,成为宜兴陶瓷和紫砂对外展示和交流的重要平台。”

  在宜兴陶瓷行业协会的积极推动下,宜兴紫砂从业人员与我国其他陶瓷产区以及国际陶艺界的交流不断,进一步扩大了宜兴紫砂的影响力。2006年10月28日,在第八届全国陶瓷艺术与设计创新评比的开幕式上,国际陶艺学会代表、美国伊利诺大学教授鲍伯迪克森先生和美国中华陶艺学会会长周光真先生,分别向宜兴市授予了“中国宜兴--世界制壶中心”和“中国宜兴--世界茶壶之都”的牌匾,标志着宜兴紫砂这张地方名片走出了国门。

  2007年,“宜兴紫砂”作为地理标志商标被正式确认。接下来,宜兴将集中力量打响一批具有影响力的紫砂品牌,推出一批名人名企名品,努力在地理标识之外,打造好紫砂陶瓷作品的商标标识,树立起紫砂陶艺作品的品牌价值。

  人们看到,宜兴紫砂,这棵古老的紫藤,并没有在现代工业文明的冲刷中枯槁。相反,她的根越扎越深,她那充满生机的茎蔓正伸向世界各地,展现新的风华。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