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昌茶农俞正友收青叶制干茶 “制”出致富路
发布时间 2009-06-27 浏览 23659 次
始从事起收青制干的行当,每年都能增加五六千元的收入。

茶机推广应用 老俞的产业做大了

随着茶机的推广应用,茶叶炒制的功效大大提高,为收青制干行业的做大提供了技术支撑。2005年,俞正友花3.8万元购置了10台茶机,请了几位炒茶能手,将自己的5亩茶园也承包给别人采摘,专心做起了收青制干。

俞正友将收购青叶的地方固定在镜岭镇的西坑村、澄潭镇的遁山片、城南乡的里家竹村这三个地方。由于价格合理、诚实守信,俞正友和这些地方的茶农形成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当年就收购了6000多斤青叶,获得了近6万元的利润。

专业从事收青制干后,俞正友愈加注重炒制质量了,他隔段时间就去茶叶市场询问茶商的意见,捕捉市场信息。现在市场上喜欢绿中带黄、扁平光滑的茶叶,他就钻研这样的技术。“工欲成其事,必先利其器。”一有更加先进的茶机面世,俞正友马上进行更新换代,短短5年时间,他目前的茶机已经是第三代了。正是这种不惜血本、精益求精的精神,使俞正友炒制的茶叶质量越来越好。他的收青制干产业也越做越大。到接受记者采访时,俞正友已经炒制干茶1500斤,他估计接下来还能炒制1000斤,今年的利润有望超过10万元。

建标准化茶厂 将“收青制干”进行到底

2008年底,俞正友在离家不远处,新建了300平方米的标准化茶厂。“这几年做做生意还行,现在政策也优惠,政府还专门给我们安装了制茶专线,电力有保证了,制茶的条件很好。我想这条路走下去还是有奔头的。”

随着一个产业的壮大,分工分业是其必然的要求和趋势。茶叶的种、采、制、售分离,既让大家减少环节,不用以前那么辛苦,也能有效提高茶叶品质,提升大佛龙井品牌。虽然老俞并不一定知道“分工分业”这个词,但他正是在这样践行着,从而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致富之路。

看着眼前这位一脸憨笑的老农,记者不禁想到:“终究是众多这样睿智的老农让大佛龙井天下飘香,还是茶香将新昌的茶农浸染得如此醇厚呢?”

1  2  3  4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