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品茶
品茶包括四方面内容:一审茶名,二观茶形色泽(干茶、茶汤),三闻茶香(干茶、茶汤),四尝滋味
茶叶的名称是茶文化的一部分,俗话说"茶叶学到老,茶名记不了。"茶叶名称的由来有的是出自产地、有的源于传说,很值得细细品味。欣赏干茶,即在选茶后对茶的欣赏。包括茶的产地、传说故事、诗词等名茶文化的内容,也包括茶的外形、色泽、香气等品质特征的鉴赏。品尝茶汤的过程:先闻茶香,无盖茶杯是直接闻茶汤飘逸出的香气,如用盖杯、盖碗,则可取盖闻香。温嗅主要评比香气的高低、类型、清浊;冷嗅主要看其香的持久程度。然后再观看茶汤色泽。茶汤色泽因茶而异,即使是同一种茶类茶汤色泽也有一点不同,大体上说,绿茶茶汤翠绿清澈;红茶茶汤红艳明亮;乌龙茶茶汤黄亮浓艳各有特色。最后尝味:小口喝茶,细品其味。使茶汤从舌尖到舌两侧再到舌根,可辨绿茶的鲜爽、红茶的浓甘,同时也可在尝味时再体会一下茶的茶气。茶叶中鲜味物质主要是氨基酸类物质,苦味物质是咖啡碱,涩味物质是多酚类,甜味物质是可溶性糖。红茶制造过程中多酚类的氧化产物有茶黄素和茶红素,其中茶黄素是汤味刺激性和鲜爽的重要成分,茶红素是汤味中甜醇的主要因素。当然,品茶时也要注重精神的享受。品茶不光是品尝茶的滋味,在了解茶的知识和文化的同时,提高品茶者的自身修养,并增进茶友之间的感情。
(七)续水
一杯茶,其冲泡次数也宜掌握一定的"度"。一般茶叶在冲泡三次后就基本无茶汁。根据测定,头泡茶汤含水浸出物总量的百分之五十;二开茶汤含水浸之物总量的百分之三十;三开茶汤含水浸出物总量的百分之十;而四开则仅为百分之一至三了。另外,茶叶中的微量元素往往最后才被泡出。故茶叶经过反复冲泡,会使茶叶中的有害成分(茶叶中的微量元素镉、铬等有害因素;茶中的铜、锌含量过多,对人体也有毒副作用;茶中的草酸或钙的含量过多,也易累积在体内,形成草酸钙结石等)也被浸出而有害人体健康。日常沏茶,无论绿茶、红茶、乌龙茶、花茶,均采用多次冲泡法,一般以冲泡三次为宜,以充分利用茶叶中的有效成分。但沏茶次数过多,则茶汤色淡,也无营养成分,甚而有害人体健康。
(八) 收具
做事要有始有终,过程的最后一项工作就是整理、清洁茶具。这一过程可在客人离开后进行。收具要及时,过程要有序,清洗要干净,不能留有茶渍。特别注意的是茶具要及时进行消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