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茶道,始于中国,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被尊为“茶圣”的陆羽,对茶之原、茶之道、茶之具都有精辟论述。传入日本后,不断发扬光大,最初是用以煮茶祭神,祈求安丰,正如有关古诗所描绘:“萧然幽兴处,院里满茶烟”,“吟诗不厌捣香茗,乘兴偏宜听雅弹”。至于当初的具体情况,刚好最近新华社有篇《日本茶道源自杭州径山》的报道,经权威专家考证,那是在南宋瑞平二年(1235年),也就是日本嘉桢元年,日本圣一国师圆尔辨圆来到中国,在杭州余杭江南“五山十刹”之首的径山禅寺,拜无准法师为师,在苦钻佛学同时,还对种茶、制茶发生了浓厚兴趣。回国后,不仅将茶籽带走,播种在静冈县的安培川、蒿科川,而且把径山寺“抹茶”制法与“茶宴”仪式,传播开来,大大促进了日本茶业的兴起、发展,经过漫长的24个春秋,日本东福寿大应国师南浦绍明求学也到径山,回国时,不仅将茶具带走,还将那里的“点茶法”和“茶宴”礼仪传到日本,使方兴未艾的日本茶道,更加规范,更加发展,以至成为深入人心的终生修养之道,概括为“和”、“敬”、“清”、“寂”四个字,即为拥戴和平、尊敬长者、清净洁好、幽闲寂雅的崇高境界,从而感悟到人应该如何生活,应该用什么精神支配生活等人生哲理。
冬去春来,岁月悠悠,经历千百年的变迁、完善,日本茶道根据继承者们的不同主张,形成了各种流派。当今主要有里千家、表千家和武者小路千家三大流派,其中又以里千家影响最大,其会员占全国茶道人口的一半以上,并在京都设有“中心”,开办“茶道专门学校”,高中毕业深造三年后,成为里千家“淡交会”会员,才有资格到各地“学校茶道联络协会”讲授茶道课程,对青年进行情操教育,激励他们努力向上,实现自己远大理想。
里千家还是中日友好非同寻常的光荣使者。我国领导人邓小平访问日本时,里千家茶道第15代家元千宗室,主动献茶祝福。1979年,千宗室首次组团来华访问。翌年夏天,千宗室偕夫人再度率480多人组织的“日中友好交流里千家青年之船”,访问我国,为中日友谊的历史,留下了美好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