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道的虚静之美
发布时间 2009-06-30 浏览 23443 次
的差异。日本茶道文化属于禅道文化,亦即佛门文化的性质。在日本茶道中,其一招一式,一举一动,都得要表达佛门的教义并教规。正如日本禅师寂庵宗泽所说的那样:“茶意即禅意也,因此舍掉禅之外,就没有茶意;不知道禅味的话,也就不知道茶叶。”(引自《寂庵和尚禅茶录》)这证明着,日本茶道就其本质来说,它只不过是一种禅道模式耳。他们奉行的茶道美学,则是禅味至上主义的禅道美学,始终至虔至诚地追求那种充满禅道理念的枯寂之美。所以,在日本茶道压根儿就无法感悟中国茶道的虚静之美。谁若是让心灵世界的全部空间,统统给宗教的教义并教规挤塞得满满的,哪里还有什么感悟茶道的虚静之美可言呢。

上述关于中国茶道审美文化中的虚静之说并不玄奥,你只须明白一点,即静乃始于虚这个道理,就会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每一个人的内心世界之空间,通常情况下,或多或少都会受到外物所实、所压之苦:诸如繁忙的公务啦,家庭的琐事啦,不幸的遭遇啦,突来的刺激啦,偶得的烦恼啦,这些如果统统都挤轧和堆垒在一起,你那内心世界哪里还有虚空的余地呢。若在这时品茗审美,你就得行把心灵空间的那些挤轧之物、堆垒之物,尽量排解开去。你排解得愈快、愈多,内心世界的空间便愈大,从而你才堪得以静下神来,定下心来,开始走进品茗审美的境界,以及赏鉴茶道文化生活中的择器之美,择水之美,择侣之美,择境之美。这一切,不正是属于虚静之美的境界么?

由斯可知,历代诗人兼茶人在从事咏茶的创作生活之中,在茶道审美的感悟并吟咏之中,自然皆离不开亦虚亦静的精神氛围与精神境界。尤其当心灵世界的静氛形成之时,则更给茶道审美感悟并咏茶创作营造了最佳契机。禅有禅悟,茶有茶悟,然而它们却是两类不同性质的感悟。就是茶道审美与咏茶创作来说,茶悟出茶思,茶悟出茶情,茶悟出的是不失茶氛的灵气,茶悟出的是不失茶韵的美感,这一切皆跟所谓禅悟迥乎其异也。须知,由茶悟而升华再升华,即堪达于无穷美妙的艺术境界,甚至达于象卢仝在《七碗茶诗》中所讴歌的那般如梦如幻,如恍

1  2  3  4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