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道的虚静之美
发布时间 2009-06-30 浏览 23435 次

我国茶道审美文化的最著特征之一,即乃虚静这这美也。

虚者,即虚无之谓也。就大处来说,天地本是从虚无而来,万物本是由虚无而生。就小处来说,静乃始于虚也。有虚才有静,无虚则无静。虚静之间的辩证关系之真谛,即在此也。

不过,有些作者对于虚静的释义,却止是着眼于一个“静”字。甚至更把“虚”“静”之间的辩证关系、主从关系,全然倒置过来,说什么“静则明,静则虚,静则虚怀若谷,静则内敛含蓄”云云;并说,“欲达茶道通玄境,除却静字无妙法”。此类说法,真叫人听了之后即使思忖再思忖,却依然不得其解焉。

我联想到苏轼的一首诗作。此诗即把虚静之说作为吟咏的题材,赞曰:

欲令诗语妙,

无厌空且静;

静能了群动,

空故纳万境。

他这里说的“空且静”,即虚静之谓也。诚然,虚无才堪纳万境,一切动态之美,一切静态之美,皆堪纳于虚无之中。诗道审美如斯,茶道审美亦如斯也。

对于虚静的论述,王蒙先生就曾有过一番精诣之论,他说:“一切来自虚无,虚无中产

1  2  3  4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