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中英茶贸易的历史风云
下一主题:改变世界的四种植物
由于茶被佛教界视为“神”物,饮茶之风传播武夷山大小寺庙,种茶、制茶成为僧侣一业。名僧文化素质高,往往将喝茶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对茶叶采摘、焙制也十分讲究,于是一种种名茶便在山寺名僧的监制下产生了。誉名海内外的茶王――大红袍,古代就属天心永乐禅寺管理、享用;清代名僧释超全善烹功夫茶,入山为僧又是善于制茶的能手,他的《武夷茶歌》就是传递制造乌龙茶的第一手资料。台湾的冻顶乌龙茶,就是清代台湾举人林凤池赴京赶考结束,慕名武夷,下榻天心永乐祥寺,住三日,与高僧结为茶友,获该寺方丈赠送24株武夷乌龙茶苗,返台种植鹿谷乡。经百余年扩展,现已遍及鹿谷群山,成为台湾名茶。以茶道而名闻于世的日本,原来并不产茶,在唐朝,由日本留学僧、遣唐使带回茶种,首先种在梵释寺等寺院。弘仁六年(815年)四月嵯峨天皇来到梵释寺,大和尚都永忠煎茶献给天皇。天皇喝下,清心爽口,十分高兴。从这时起,中国茶树才在日本扎根繁殖。日本第一本《茶经》也是入宋僧传播禅宗时回日本著的。历代名僧与文人在武夷山游览之余,诗文之间无不弥漫着一股禅味。唐代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