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伪“高手”
发布时间 2009-06-30 浏览 23582 次
0%是假班章。实在不明白这30%的假是怎么喝出来的,盖此茶是我和茶友亲自在老班章采制而得的。“高手”发言了,众茶友碍于面子不便多语。时隔一周,还是同样的茶,我又带了来,“高手”尚未喝就赞不绝口地说:“这才是纯正的老班章,你看这颜色,这条索,只有老班章才有。”差点没让人晕倒。待到冲泡品饮之时,“高手”之陶醉状,着实让人钦服。暗想:原来嗓门够大,脸皮够厚,敢忽悠就是高手啊。

 “高手”很多,声如洪钟,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更有甚者,还著书立作,还有高级评茶师之桂冠戴着,着实令人炫目。

 还有一次,我做了某茶山的茶品,某“高手”喝了赞不绝口,赞得没错。过些时日,烟虫拿出部分转让给茶友之时,该“高手”曰:此茶是假茶。实在让人纳闷。忽一日,看到“高手”之帖,才恍然大悟:原来高手要卖此山之茶。自己的是真的,别人的就是假的了。

  高手不高,低手也不低。别太多听信于所谓的“茶道高手”的一家之言,相信自己,自己的味觉是第一的。很多时候品茶,气氛决定茶味。俺已经深有感触,气氛和谐,环境幽雅,知己同好共饮,感觉非常好。即使是普通的茶品也别有滋味,喝出绵绵韵味,萦绕心间口中。

 若是气氛欠缺,只有一家之言,那么再好的茶也喝出崴货味来。感觉有时也会传染的,“高手”发言说这茶不好,尤其是颇有名气的“高手”,只要他先发话,其他人喝的时候必定先入为主,把好茶喝出劣味来。烟虫多次以同样茶,让同样的“高手”喝,而且时间相隔仅几分钟,只是在冲泡的时候说:“再看看这款茶如何?”于是又拿出一泡在同一饼茶上撬下的茶,再泡一次,得到的却是截然相反的评价。呜呼,高手!

 我无意贬低那些高手,也接触过真正高手,非常内敛,也很谦虚,从不以高手自居,我对他们非常尊敬,同时,也是我学习的榜样。我反感的是那些多喝了几杯茶,多写了几个字出了本书,多认识了几个领导和茶界名人,就自诩为茶道高人的人。那些所谓一看就知道产地,一喝就喝出海拔有多高,一品就品出拼配了百分之几的高手,纯属无稽之谈!

 所以,茶友们要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口感,不要人云亦云,高手的话不一定高,自己的味觉和感受不一定比高手的低。喝茶要自己用心品,而不是用耳朵来听“高手”忽悠。

1  2  3  4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