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吴言生北大说禅:茶道
下一主题:茶道宗旨:体现“禅”
赵州三称"吃茶去",意在消除学人的妄想分别,所谓"佛法但平常,莫作奇特想"。据说,一落人妄想分别,就与本性不相应了。
祖宗常讲"平常心"。何谓"平常心"呢?即"遇茶吃茶,遇饭吃饭"(《祖堂集》卷十一),平常自然,这是参禅的第一步。禅宗又讲"自悟"。何谓"自悟"?即不假外力,不落理路,全凭自家,若是忽地心花开发,便打通一版新天地。"唯是平常心,方能得清净心境,唯是有清净心境,方可自悟禅机。"(葛洮光《佛影道踪》)因此,清代湛愚老人《心灯录》称赞:"赵州’吃茶去’三字,真直截,真痛快。"江西的黄龙慧南禅师是由临济宗分出的黄龙宗的开山祖师,他也有偈云:"生缘有语人皆识,水母何曾离得虾。但见日头东畔上,谁能更吃赵州茶"。相逢相问知来历,不拣亲疏便与茶。翻忆憧憧往来者,忙忙谁辨满瓯花。"
禅宗强调明心见性,也就是对本性真心的自悟。所以,在禅宗历代祖师眼中,任何事物都是与道相通的,正所谓:"一切圆通一切性,一法遍今一切性,一月普现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摄。"(《永嘉大师禅宗集》)"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景德传灯录》)"吃茶去"三字,应当是"直指人心,见心成佛"的"悟道"方式之一。而由"吃茶去"引伸开去的"茶禅一味",实在是一种智慧的境界,是将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东西----茶,与禅宗最高境界的追求----开悟(或顿悟)结合起来,创立和开辟了一种新的大众乐于接受的禅修理念。
后来,丛林中多沿用赵州的方法打念头,除妄想。例如,杨岐方会,一而云:"更不再勘,且坐吃茶";再而云:"败将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