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道的历史
发布时间 2009-06-30 浏览 23360 次
录》,徽宗赵佶着《大观茶论》,从而形成了“点茶道”,明朝中期,张源着《茶录》,许次纾着《茶疏》,标志着“泡茶道”的诞生。

 中国古代没有茶道专着,有关茶道的内容散见于各种茶书及茶诗文绘画中。下面是从古代茶书及茶诗文的东鳞西爪中,笔者所披寻出的中国茶道形成与发展的脉络。

  一、唐宋时期――煎茶道

  煎茶法不知起于何时,陆羽《茶经》始有详细记载。《茶经》初稿成于唐代宗永泰元年(公元765年),又经修订,于德宗建中元年(公元780年)定稿。《茶经》问世,标志着中国茶道的诞生。其后,斐汶撰《茶述》,张又新撰《煎茶水记》,温诞筠撰《采茶录》,皎然、卢同作茶歌,推波助澜,使中国煎茶道日益成熟。

 (一)煎茶道茶艺

  煎茶道茶艺有备器、选水、取火、候汤、习茶五大环节。

 1.备器

 《茶经》“四之器”章列茶器二十四事,即风炉(含灰承)、[上竹下吕]、炭挝、火[上竹下夹]、[钅复]、交床、夹纸囊、碾拂末、罗、合、则、水方、漉水囊、瓢、竹[上竹下夹]、鹾簋

1  2  3  4  5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