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毛主席喜欢吃菊花
下一主题:茶叶世家的茶故事
白居易(772-846年)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自称“别茶人”,远祖是西域龟兹国的王族,汉朝时被赐姓白,以后内迁。
贞元十八年被任命为秘书省校书朗。开始去实现自己30年来孜孜以求的,“达则兼济天下“的政治抱负。他因在策试中言辞不定期激,被任命为周至县尉。
元和二年(807年)10月初,白居易由周至县调任进士考官,补集贤院校理。才出众11月5日,授翰林学士。元和三年4月诏授为左拾遗,兼翰林学士。曾一度心灰意冷的白居易又感到实现自己“兼济天下“抱负的机会来了。他常常鼓励自己,”惟歌生民病,但得天子知“。抱着下情上达的目的,除了写正式的谏书,他还把时政之弊、民生之苦、酷吏恶行一一写入诗歌《秦中吟》《新乐府》。
元和八年(813年)夏天,白居易为母守丧三年期满还朝。按惯例应及时补官,但宪宗对白居易旧恨未释,故意让白居易坐了一年多的冷板凳唐宪宗却听信谗言,下旨将白居易贬为江州刺史。
为了排遣挥之不去的烦恼,白居易曾借酒消愁、吟诗自娱。最终他转而求助茶和佛。“一碗喉吻润,